散文
胡耀军
城市封控期间,我一直牵挂着居住多年的六〇一社区罗家冲,每天社区居民群和罗家冲党员群,关注那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六〇一社区是有近2万人居住的大社区。由于它是上个世纪50年代伴随株硬集团逐步形成的居民小区,所以社区中年长的居民相对较多。持续12天的封控静默,给市民的心理、生活、出行带来了诸多的影响。静默封控期间,罗家冲党支部的党员和志愿者,成了居民最值得信赖、最能依靠的人。
11月2日之后,罗家冲党支部响应六〇一社区党委号召,在小区招聘志愿者,罗家冲小区迅速组织起一支由党小组长、楼栋长为骨干的党员和志愿者队伍。这些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有的还已年过七旬。
66岁的六〇一社区罗家冲党支部书记童建伟,组织和带领党员和志愿者,日夜奋战在小区抗疫第一线。得知居民生活物资出现短缺,他组织带领党员和志愿者,帮助居民团购生活物资,并将自己家楼下的杂物间腾出来作小区生活物资发送点。罗家冲77栋有位独居老人,家里缺米缺油,他就协同楼栋长,将老人所需的生活物资送上门。75栋有位老人的儿子重病住院,要求转院,童书记主动帮忙联系社区,帮助老人的儿子成功转院并得到及时的治疗。
罗家冲党支部委员李琳每天都在核酸采集点坚守。为了协助党支部书记安排好党员和志愿者的疫情值班表,每晚,她都主动安排好第二天志愿者的班次。排班时,她将年纪大的党员和志愿者调配到相对轻松的能够使用小喇叭的岗位,自己每天坚守站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
罗家冲党支部委员胡永红除积极参加核酸检测值班外,还协助党支部书记为居民配菜买菜。在负责生活物资配送期间,他经常会接到小区老人的电话,胡永红耐心记下,并一一将对方需要的物资包送到老人手中。罗家冲77栋有一位年过80岁的老奶奶,老伴住在医院,儿女又不在身边,家里已无米无油。一天晚上9点,胡永红就与楼栋长彭武生赶到她家中了安抚张奶奶。由于商店关门,一时无法买到米和油,他便将从邻里熟人家筹到的米、油,送给张奶奶。
年过古稀的党小组长和楼栋长黄艳君不顾年岁大,总是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她所在的楼栋居住的独居老人较多,体弱多病,她每次都会陪同她们下楼做核酸检测,独居老人童文爱已经86岁,长期患有较严重的眼疾病,老人的药用完了,急需购药。黄艳君知道后,主动通过联系社区越过三个门封,在汉方国药后门为老人买到所急需的药品。
罗家冲小区解除静默后,小区外依然实行了必要的道路管制。为方便群众,党小组长王玉琛开私家车,和党支部书记冒雨为小区居民上门送菜。
这段时间,罗家冲党支部还涌现一大批默默为群众服务的好党员、好楼栋长。正是有这样一群不忘初心的党员和志愿者,这个“年长”的大社区在此次疫情中是安宁、温暖、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