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大自然的搬运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奔奔

    通讯员/肖屹屿

    “很难想象以前这里是一片污染严重的‘泥巴地’‘五彩渠’。”市民袁先生是石峰区铜霞路的“原住民”,以前没少被人笑话住在“污染区”,如今,家门口就有公园,幸福指数蹭蹭上升。

    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清水塘城市公园,占地面积约90.1公顷,是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城区改造、实现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的重点项目。俯瞰城市公园,14万平方米的清水湖处在绝对的“C位”,湖区建设湿地调节局部气候,并配套打造沿湖风光带,助力片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湖的前提是蓄水,那么水从何来?项目伊始,这个问题就难住了治理小组。

    看着手中的矿泉水瓶,小组成员苗进辉脑中灵光乍现,“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他提议,将附近的水源引入进湖区,不仅可以保证水体流动,拥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而且可以形成内外联通,对于区域水体自净、生态修复均有益处。

    然而“搬”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公园附近的水源经过长时间的工业污染早已浑浊,贸然搬运只会背离环保初衷,破坏公园生态。

    经过反复论证,攻坚小组决定因地制宜,在引入处搭建生态过滤带,植树种草,利用植物的提取和挥发作用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并配套搭建海绵生态体系,利用渗、蓄、净、排等手段,铺装透水砖等设施,消减入口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在上游也种植改善土质与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通过层层吸附,将引入水流中的污染物质慢慢剥离,最终搬运进湖中的水已变得十分清澈干净。

    “我们还对整个湖区进行了防渗处理,还给水草们请了‘保镖’,通过在湖区投放黑鱼等肉食鱼的方式来平衡湖泊整体生态环境。”苗进辉介绍。

    沉疴褪去,湖波微漾,如今的清水塘城市公园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靓丽样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