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政: 唯有真正的热爱,方能成就无限可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郭文政在授课中。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谭筱

    通讯员/曾桃红

    他叫郭文政,现任中共株洲市委党校法学部主任,民商法副教授。

    他因热爱法律,喜欢法律事务和理论相结合,走向党校的“舞台”。他将青春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守在党校阵地,为株洲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共情同心,有“温度”的教学

    2022年,是郭文政在中共株洲市委党校工作的第25年。

    25年前的那个夏天,还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他,怀着对法律教学的热情,从实践性法律部门走到理论性法律部门,成为一名年轻的党校教师。

    对于郭文政来说,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教师,一直以来,他将法律事务工作与法律理论工作相结合。“我大概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代表了。”郭文政回忆,这些年来,他会将从法律事务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反哺到党校讲台上。最后,将讲台上所反映的思想,回流到刊物上,形成理论文章。

    “党校就是阵地,应该把党的好声音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同时,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法律的精神和执法的意义。”郭文政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党校的一名教师,很光荣,责任也很大。

    他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授课方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多学科思维模式,融入生活,打造“有温度”的理论课堂,让教学“共情同心”。

    “郭教授的课堂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这一授课方式,也获得学员们的认可——让枯燥的知识理论“活了起来”。

    神圣而敬畏,厚积而薄发

    党校教师是神圣而敬畏的。

    “党校的教学紧跟中央的方向,那么党校老师,则是党政策方针理论‘布道者’一样的存在。”郭文政说,大局意识和敬畏感,是一名党校老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经得住实践检验、坚持正确的立场、对学员负责。”在他眼里,这是党校老师的三项核心授课要素。他认为,教学的广与深在于理论厚重感和表达的敏锐度,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

    在他看来,党校课堂比高校课堂难度更大,老师要熟知时事政治、最新的理论。

    党校的“传帮带”是历史也是传统,平日里,手把手给青年教师改提纲也是常事。

    “站稳讲台的前提是敢上讲台,其次是多看、多想,静得下心。教学是一项脑力劳动,更多的知识积累是在工作八小时之外。”面对年轻的党校教师们,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学”到“思”,才可为师

    “教师是一个从‘学’到‘思’的过程。”提及这个伴随他前半生的职业,郭文政也有着自己不同的定义与理解。

    “25年前,初入这个行业时,就如下海摸鱼,不知鱼在哪,也不知水多深,面对的是无尽的知识和迷茫的未来。”郭文政这样形容初为人师的自己。

    而如今的郭文政,早已成为一名法律研究的“行家”。

    他发表了10万余字的专著《项目投资的民事商事法律视角》,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种专业论文50余篇,为株洲市各行各业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100余条……一系列的成就,也印证着他多年的努力。

    “追寻理论以明理,贴近实践以相融”,就郭文政的教师之路来说,一切还在无限延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