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业发展商”的担当与奋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碲化镉玻璃项目施工现场 株洲财信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金签约仪式 神农湖畔企业会客厅 长沙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揭牌仪式 智慧株洲·诸事达App界面一览

    核心阅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湘东大地结出果实。

    尤其这一年来,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国投集团)率先在市属国企举起改革大旗,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夯实株洲市“产业发展商”的定位。

    这一年来,株洲国投集团聚焦产业投资和产业服务两大主业,服务与投资“两手抓”,培育与引进“两手硬”,以破竹之势向“中部地区一流产业投资集团”目标挺进。

    这一年来,株洲国投集团蝉联“产业项目建设年先进市属国有企业”,以“产业赋能、资本运营、人才强企”为抓手,助推株洲向“制造名城”迈进。

    ……

    荣光的背后是努力,掌声的背后是坚持。

    株洲国投集团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商”定位,以推动株洲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致力打造“中部地区一流产业投资集团”,全力培育制造名城,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

    1.

    改革为舵

    发挥多方资源“融”与“合”

    不经锐意变革之磨砺,无以图将来;不以自省之力瞻望远景,无以酬往昔。

    今年3月,株洲国投集团以改革破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

    体系“轻盈强健”。围绕“产业发展商”的定位,株洲国投集团下属控股企业由改革前的88家,压减为57家,正在办理股权退出手续31家。中层干部由211个缩减至92个,80后、90后占比73%,达到了“瘦身健体、理顺层级、优化队伍、激发活力”的目的。

    干部“能上能下”。株洲国投集团率先在市属国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开展“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这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关于深化国企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株洲国投集团成立以来范围最广、岗位最多、层次最高、反响最好的一次选人用人改革。此次,“唯品德、唯业绩”论,中层干部距离法定退休不足5年或工龄满30年不参与竞聘,按照平等自愿原则,27名中层干部通过协议“退出”了干部岗位;采取“考试+考察”的方式竞聘上岗,原211名中层干部“全部起立”,46名原中层干部落聘;20名中层干部从管理岗位成功“转”到技术序列,“退出”中层干部岗位。

    管理“收放自如”。针对性地出台或修订投资管理制度、项目投后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10余项制度,形成了“募投管退”全流程的制度体系,进一步畅通了资本循环。同时,完善“三重一大”核心制度、“三会一层”议事规则,进一步厘清权责界限、明确决策流程,提高行政效能。

    思想“强根固魂”。企业改革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株洲国投集团通过强化基层党建“三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红心向党 奋斗有我”党员业绩大竞赛活动,不断加强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始终把国企的“根”与“魂”深植于集团转型改革发展中,实现党建资源转化为经营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改革,一定是继往开来的,是永远不能停歇的进取之路。”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述勇表示,未来,将继续拧紧思想这个“总开关”,以改革来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能。

    2.

    实干为桨

    推动企业发展“转”与“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作为株洲“产业发展商”,株洲国投集团全面聚焦产业投资和产业服务两大主业,积极融入和服务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上。

    培育本土“好苗”长成“参天大树”。

    围绕株洲“3+3+2”现代产业体系,株洲国投集团先后投资了世鑫新材、中航零部件、南方宇航等20余个本地优质企业,其中中航零部件、中晟全肽等13家企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央地合作,与中航发、中车株所、中车株机、中车电机等开展资本合作,深度参与12个本地央企混改项目,顺利完成时代华鑫股改、中车永磁电机混改、南方宇航混改等项目。

    不仅如此,为培育本地“好苗子”,株洲国投集团打造“神农湖畔企业会客厅”,目前已开展7期,邀请半导体、硬质合金、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高分子新材料等产业共计43家优质企业共话成长,为各方发展提供合作共赢机会。

    引进的“外来和尚会念经”。

    株洲国投集团共投资产业引导及市场化基金57支(含托管),基金总规模约314亿元,基金到位192亿元。通过基金招商引进越摩封装、力合厚浦、火炬新材等16个项目落地株洲。目前,株洲宜安精密、博鲁斯潘精密机床一期、株洲年产300兆瓦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等项目陆续投产达效,世鑫新材碳陶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

    与产业投资能力同样强大的,还有产业服务能力。

    9月30日,株洲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株洲人才集团,是株洲国投集团以旗下株洲动力谷产业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基础,进行业务重组而成,力争经过3到5年的运营,有效解决制约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瓶颈问题,为政府、企业和人才发展赋能。

    引金融“活水”流入田间地头。株洲国投集团搭建了全省首家株洲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该中心自2020年11月正式运营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项目641宗,交易金额合计8.56亿元,流转土地总面积达到41.47万亩;涉及金融贷款49笔,贷款金额6630万元。

    将金融“暖流”送至千企万户。由株洲国投集团旗下株洲金控企业投融资服务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的株洲市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自2018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基金无抵押、低成本、低风险等优势,通过与市内15家银行及5家担保公司建立业务合作,累计为526家中小微企业放款17.93亿元,平均银行贷款利率为4.67%,平均担保费率1.03%。

    服务能力还在不断升级。目前,株洲国投集团旗下位于上海陆家嘴的湘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功发行4亿元ABS产品,获得上海农商行授信放款,反哺9家株洲企业,累计金额10.28亿元,多年专注扶持株洲本土专精特新企业——株洲地博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扩大生产线,提升产能和效益,冲刺IPO;华芯征信公司拥有省内唯一国有企业征信牌照,吸引财信金控、湘江国投、湘潭产投等实力国企入股,新增授信金额37.55亿元。

    “一手集聚资源,一手发挥优势,一个‘中部地区一流产业投资集团’初具雏形。”株洲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3.

    创新为帆

    尽显企业发展“职”与“责”

    “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株洲国投集团创新性地让大数据来“管”,探索出一套又一套“株洲模式”,推广至各个领域。

    在生态环境监管领域,由集团下属子公司株洲国投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电力大数据+生态环境监管”平台模式,先后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名单、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的优秀案例,如今正推广至全省。

    在乡村振兴领域,株洲国投集团搭建了全省首家株洲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成功打造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株洲模式”。

    在金融服务领域,株洲国投集团基于“人工智能+政务大数据”创新产品服务,建设株洲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上线3年以来,融资申请超3万笔,实现授信金额超190亿元,提供公正有效的企业征信查询服务超2万余次。

    在公共服务领域,2021年,株洲暴发疫情之时,株洲国投集团依托“智慧株洲”核心平台,开发株洲疫情防控信息采集系统,将单个市民防控基础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实现覆盖超13万余人的疫情防控工作,2.6万余人通过该系统实现“解码”,科技赋能助力全市疫情防控;株洲国投集团联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造科技金融创新的电子保函平台,为投标企业提供电子保函服务,实现电子保函全流程电子化办理。该平台上线2年,已累计出函2161笔,出函金额435.35万元,为企业减负超7.1亿元。

    “株洲模式”创新一小步,示范全省一大步。以此勾勒出的株洲数字产业版图,正以遍地开花之势,从株洲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4.

    项目为驱

    提升城市发展的“质”与“量”

    项目载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是“第一支撑”。

    8月19日,由株洲国投集团代建的大丰学校正式开工,这也是株洲国投集团继水竹湖学校后,本月开工建设的第二所学校。

    9月,万达广场周边言书路、泉塘路及潭海路已顺利完工并达到通车条件。

    10月底,厚信路(智慧路—崇德路)预计建成通车。

    ……

    至此,九郎山职教科创城片区发展更趋成熟。作为株洲国投集团二级子公司,今年7月1日,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过往“有园城不兴、有区核不聚、有路网不织”等痛点难点问题,正被一一破解。目前,片区已竣工道路27条,在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5个,拟建项目16个。

    崛起的不只是九郎山职教科创城,还有轨道科技城、水竹湖片区等。

    作为省市重点项目,轨道科技城的中车大道、田心大道、云霞大道等11条路网,现已全部通车;碧桂园、长房集团等知名房企落地;长郡学校亦落地于此;还建设了国投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国投产业服务中心,布局中车尚驱、中车特装、九方铸造等产业项目落地。

    据统计,轨道科技城引进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近50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0亿元以上,年纳税额超2亿元,通过产业带动就业人口6500余人。

    在水竹湖片区,水竹湖学校已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这所全日制小学、初中公办学校将成为拉动片区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在云龙片区,长沙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也于9月份交付使用。该校为九年一贯制公办义务学校,共设学位1620个,是株洲经开区打造“教育名区”的重要部分。

    “区域要发展,关键在配套。纲举目张,解决好城市配套就是抓住区域发展的牛鼻子。”株洲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大片区内竣工、在建、拟建基础学校共6所,其中已完成职教城片区的幼儿师范学校、湖南汽车工程职院、株洲市职工大学共3所学校建设,目前还有3所学校在建,这些片区发展指日可待。

    5.

    惠民为锚

    实现便民生活的“智”与“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重千钧。”党的二十大报告言犹在耳。

    停车难,是当下群众最急切、最关注的城市治理难题。为解决群众停车难题,株洲国投集团结合数字“智慧株洲”建设,打造具有停车引导、智能缴费、违停抓拍、云值守等功能的城市级可视化的智慧停车平台。目前,该智慧停车平台已整合社会封闭停车场超100个,打通“交管平台”“公安烽火系统”“百度地图”“智慧株洲·诸事达”App等市政各类平台,解决停车信息查询孤岛,实现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

    智慧停车只是便民生活的缩影之一。

    在公共服务领域,株洲国投集团依托数字“智慧株洲”建设打造的“智慧株洲·诸事达”APP为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城市移动综合服务平台,致力于实现业务、数据、证照、支付、便民服务“一端通达”。目前,“智慧株洲·诸事达”App上线移动端“一件事一次办”服务328项、政务办事服务1824项,近期围绕10大民生版块上线292项高频服务,用户总量已超240万,成功入选工信部2021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在医疗领域,通过建设株洲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专家门诊预约、自助挂号、线上支付、结果查询、远程会诊、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有效缓解“看病难”的状况,实现全市医疗线上服务全覆盖。

    发展与惠民“两手抓”,市民切实享受数字治理带来的更多科技红利。

    行舟需擂鼓,蓄力再争先。

    乘着党的二十大东风,株洲国投集团将继续落实“产业发展商”战略定位,聚焦“产业投资、产业服务”两大主业,践行“创造价值、成就你我”的企业使命,秉持“聚焦产业、降本增效、改革创新、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向成为“中部地区一流产业投资集团”的目标奋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