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驰
通讯员/刘晓聪
10月16日,金秋下的攸县石羊塘镇洲上田村,村道两侧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忙着抢收晚稻。下午6时许,晚风徐徐,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三三两两来到小广场,坐在长凳上小憩闲聊,欣赏夕阳。
音乐响起,妇女们纷纷活动起来,有的跳起自律操,有的在广场一侧编排舞蹈,还有人去了小礼堂看电视,乡贤们则带着孩子进行阅读。
“白天都出去忙农活,晚上才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村民余爱莲说,“门前三小”建成使用后,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邻里关系更和睦了。
站在书屋外,村党支部书记贺金春告诉记者,洲上田村是个传统农业村。以前,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过年时,外出务工的人回来了,村里才热闹一点。村民们之间的互动不多,闲暇时靠棋牌打发时间,文化活动极为匮乏。
去年底,得知洲上田村是“门前三小”工程选点后,村民们极为热情,协助选址,帮忙整理村落中心的荒坪与废旧房屋;联系村委筹款,申请扩大广场面积;主动捐赠图书,让留守儿童有更多选择……
贺金春说,到了今年6月,两间小书屋、一间小礼堂、一个20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落成,村民们自发组织编排节目庆祝。与此同时,县里经常组织人员来此开展红色宣讲、医疗问诊、听取建议,拉近了干群关系。
“门前三小”,是攸县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2017年以来,该县不断总结“门前三小”的工作举措,积极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至今,攸县已建成“门前三小”点715个,打造示范点65个。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了更大的信心与动力。
“基础建设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下一步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加强队伍建设,巩固配套服务。”攸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晓红表示,眼下,攸县正建立健全“引乡贤、育乡贤、用乡贤”机制,通过层层评选,坚持“本土乡贤由老百姓自己评”的原则,广泛发动、层层动员,切实评选出一批想干事、干实事的本土乡贤。同时,将加大乡贤礼遇褒奖力度,针对参与“门前三小”“幸福屋场”事务管理的乡贤,出台激励措施,制订保障方案,对管理成效突出的适当予以奖补,提高乡贤的积极性,壮大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切实为百姓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