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彦予
日前,横跨渌水连通醴陵东乡片区与南乡片区的枧头洲大桥通车了,附近的村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纷纷徒步登上大桥一览家乡新貌。这座桥由乡贤捐资建成,对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有重要作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贤的作用如同一剂催化剂,激发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见过世面”是村民们对乡贤们朴素的认同。如捐建枧头洲大桥的乡贤之一邓志敏,从莲石村走出,后经奋斗打拼,创建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早期外出创业的优秀人才,对建设家乡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他们掌握一定的资源,有干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更贴近老乡的生活习惯、生产习惯,受到当地村民信赖。因此,乡贤的带动作用令人惊喜,往往是乡贤号召,全村人都认同,也愿意参与。乡贤们动员起来,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新生力量”,激发村民们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日前,攸县桃水镇睦塘村60位村民自筹10万余元,加上政府拨款,将村里的“幸福屋场”提质扩容。村民跳舞、健身、阅读、休闲都有了好去处,乡村生活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村民主动发挥内生动力,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好范例。
乡村建设的本质目标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村民既是乡村建设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如果只是一味地“等靠要”,不仅资金问题无法解决,在施工过程中,也会由于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项目建设无法真正满足村民需求。因此,进一步鼓励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也可以降低后续的更改维护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袤的乡村蕴藏着希望,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还需激发更多乡贤乡亲踊跃参与,担起发展带头人,做好治理热心人,携手把美丽乡村建成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