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章
安全事故绝非偶然,往往是许多细微隐患积聚而成。
对于行业、企业而言,一线员工和群众能更早地发现隐患问题,若他们敢于、愿意及时“吹哨”,会在很大程度上将隐患化解在萌芽之时,从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然而现实中,由于“吹哨人”发现的问题多属要害,其揭举行为极有可能影响企业声誉及生产,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被无视、打击报复的情况并不少见。
要打消“吹哨”的顾虑,需要有完善制度撑腰。一方面,要保护好“吹哨人”的个人信息、人身财产安全等,预防、避免打击报复行为。另一方面,要对“哨声”有回应、有激励。对于举报人,根据反映问题的重要性,给予相应的奖励。当然,也要鉴别个别为了私利、故意诬告的“假吹哨人”。
任何安全事故发生,纸终将包不住火。安委会相关职能部门除了保持决心和毅力,还应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打消“吹哨人”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