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聚株洲 研讨毛泽东党建思想及在株洲的早期革命实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陈晋

    梅黎明

    王文珍

    夏远生

    段谭云

    毛立红

    吴志平

    邹少其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邹家虎 编辑整理/易翔 图

    9月6日,“毛泽东党建思想及在株洲的早期革命实践”学术研讨会上,党史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发言,或提交了精彩论文。现将这些精彩发言和观点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株洲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

    重要实践地和贡献地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第二届会长 陈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前后,毛泽东在株洲围绕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极其独特的重要意义。因而,株洲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实践地和贡献地。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本次研讨会确定“毛泽东党建思想及在株洲的革命实践”这个主题具有深远意义。

    我们重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株洲写下的革命诗章,重温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党内生活实践中围绕党的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和论断,对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现实启示意义。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九十多年前,毛泽东在株洲等地开展的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在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军队残酷剿杀、革命军民处境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这些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迎来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根本在于毛泽东的集中领导、统筹谋划,在于有正确路线指引下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1922年,毛泽东派李立三、陈章甫、潘昌江等人到醴陵、攸县等地,依托当地师范讲习所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去安源视察工人罢工准备工作时专门在醴陵停留,为进步师生作关于阶级斗争的长篇演说,使左权、宋时轮等当地先进青年深受触动,推动了当地党团组织的快速发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悉心指导湘赣边界特委举办党员训练班,并参加开班式。这些都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作出了表率。

    必须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这一原则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毛泽东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他亲自主持的水口连队建党即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必须传承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塑造发挥了奠基性作用,在包括株洲在内的湘赣边界,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

    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将党的肌体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1929年,毛泽东悉心指导和亲切鼓励时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的宛希先,写成了长达9000余字的《共产党组织根本原则》一文,用当时普通党员能够看懂的语言清楚阐释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党支部的作用和工作规范、为何以及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共产党有哪些“铁的纪律”,以及党如何实现其对非党组织的领导等重要问题。这篇珍贵文献中一个贯串始终的精神,就是告诫党员明是非、守规矩。

    株洲是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的重要实践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副院长、教授 梅黎明

    梳理毛泽东从“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一介书生,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三军统帅这几十年军旅生涯,我们发现,株洲是毛泽东军事斗争实践的重要起点和重要实践地。

    毛泽东在株洲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组织基础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秋收起义后,从湘赣边界来说,本来就很薄弱的兵力又分散使用,并且军队里人心浮动。9月29日,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为巩固“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的成果,毛泽东在炎陵县水口亲自主持了我军历史上首次连队建党活动,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12月底,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长陈皓意欲叛变。毛泽东及时赶到茶陵湖口,揭穿了陈皓一伙的叛变阴谋,扣押了陈皓一伙,将工农革命军带回宁冈砻市。毛泽东整肃了反革命纯洁了工农革命军队伍。

    1927年12月29日,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沙洲上召开大会,毛泽东在会上总结了打茶陵的经验教训,首次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三大任务”的制订和颁布,是新型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军队的明显标志,它明确了人民军队军事斗争与政治工作的关系,从而使部队的政治工作、军事斗争都有了更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毛泽东在炎陵县开始人民军队首次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1928年3月18日,三路人马先后抵达炎陵县中村后,决定暂时住下来休整。这时,湘南特委的指令带来人心浮动。于是,毛泽东亲自在湖南酃县中村八担坵,为干部战士们上了一星期的政治课,这是人民军队首次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部队官兵的教育作用无疑是很深刻的,从而使这支年轻的工农革命武装部队认清了形势和方向,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心。

    《考察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孕育阶段富有特色的奠基之作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 王文珍

    1926年11月,毛泽东就任中央农委书记。他高度关注土地和武装、农民和农运问题,针对当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非议,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对湖南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5县农民运动进行了32天700公里的考察。随后,完成了两万多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简称《考察报告》)。用农运“好得很”的事实,驳斥了“糟得很”的非议,明确提出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

    在动机上,《考察报告》意在为农民运动辩诬,捍卫其正义性。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在领衔编辑自己的文集时,专门为《考察报告》补写了一段两百多字的题注。题注表明,《考察报告》写作的主要目的与动机,是为了答复一些人对农民运动的责难,大张旗鼓地捍卫农民运动的正义性,从而使国民革命建立在可靠的理论根基之上;在创作上,《考察报告》源于作者对农民问题与国民革命本质联系的深入认识和他较早领导农民运动的具体实践。《考察报告》的个性化创作,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根源的社会性活动,同社会历史演化的主要线索紧密相关,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历史的逻辑显示,重视农民(连带农业、农村)问题有着极其广阔的时空维度。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并撰写《考察报告》,既是听从社会历史基本规律的深沉召唤,也是顺应国民革命客观环境的迫切要求。《考察报告》全文有67%的文字来自一线农民考察调研。在思想上,《考察报告》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理论与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实际结合起来,为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27年5月,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对这篇“文字精练,耐人寻味”的文章给予非同寻常的关注和高度赞赏的评价。表明《考察报告》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基的过程中具有相当突出的历史地位。

    实事求是、矢志创新是开辟农村革命正确道路的指导方针

    原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研究员 中国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 夏远生

    1930年9月13日,在株洲协丰长绸布店楼上,毛泽东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争论,决定“转兵”,作出放弃攻打长沙、进攻吉安的决定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株洲转兵”,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后退,由进攻转为退却,其实本质上却是创新性的进展。它既符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也符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奠定和遵循了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优良传统和开拓创新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矢志创新,是探索革命战争客观规律、开辟农村革命正确道路的思想基础和指导方针。

    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上,党内、军内、革命队伍中的思想斗争、政治倾向分歧从来没有停止过。毛泽东在领导“株洲转兵”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这一党内生活健康有效运行的辩证法。敢于斗争,就是“敢”子当头,不怕万难,去争取一切胜利。善于斗争,就是既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又不是教条和僵化的生吞活剥,而是能以艰苦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团结争取大多数人一起共同奋斗。

    面临长沙战役的关键时刻,虽然在军事上都需要当机立断,但是以毛泽东为首的总前委在决策过程中仍然坚持了会议讨论、多数定夺的原则,避免了独断专行。坚持党内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决策,是株洲转兵的历史创举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启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我们今天的各种会议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避免一言堂或群儒高谈,而发挥其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的应有作用。

    工农红军是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党指挥枪是根本原则,也是胜利的保障。今天,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新时代夺取新胜利的坚强保障。我们可以从“株洲会议”“株洲转兵”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教益和借鉴。

    毛泽东在株洲的革命探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贡献

    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主任 段谭云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比作一部鸿篇巨著,那么,井冈山斗争就是这部巨著的精彩开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前后,毛泽东在株洲围绕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政权建设、土地革命、革命道路探索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伟大首创性革命实践:重视在株洲发展党员和党的组织,全面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实践基础。实施连队建党、集中上政治课、第一次肃反等一系列举措,成为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全面建设无产阶级性质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指示指导成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为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政权、践行初心使命进行了最初的尝试与探索。主持中村插牌分田,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分田试点,对以土地革命为重要内容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行了成功探索。实施水口分兵和株洲转兵,成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转折点。

    通过这些实践,不但创造性地解决了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明确说明,充分体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具有极其独特、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株洲成为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实践地。

    从毛泽东在株洲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研究二处副处长 毛立红

    株洲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是井冈山、湘赣和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十多年前,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株洲这块红土地上进行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在新时代,我们要牢记毛泽东在株洲的伟大奋斗历程,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续写新时代的荣光。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根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坚持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住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坚持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湖口挽澜”对新时代共产党政治建设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二级调研员 吴志平

    1927年12月底,毛泽东在茶陵湖口挫败陈皓、徐庶、黄子吉企图率部叛变投敌的阴谋(史称“湖口挽澜”),使尚处在襁褓之中的人民军队免受了一场劫难。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内进行的第一次肃反,成为百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政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深入研习“湖口挽澜”这一中共党史军史上重大事件,对加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它昭示我们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遵循思想建党,坚持真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兴党之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魂、力量之源、率众之基,也是生命意义的真实写照。“湖口挽澜”启示我们,党员心中要有魂,这个魂就是坚定的革命信仰。今天,我们面对的形势任务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变化,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坚决不能变。

    它昭示我们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忠诚于党,坚决拥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一个共产党员,能不能够把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湖口挽澜”昭示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党的意识,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组织;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愿望与党的利益和愿望融会在一起,把党的利益放得高于一切;必须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与命令。

    它昭示我们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守纪律讲规矩就是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湖口挽澜”启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将“守规矩”贯穿到营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工作始终;必须自觉接受党的政治纪律的约束,自觉作好表率。

    它昭示着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树立公仆思想,增强廉政意识。毛泽东在湖口果断处理陈皓一伙叛变投敌,为我党我军清除意志薄弱、立场不坚定、缺乏廉政思想者提供了示范。它警示我们必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始终明白“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的深刻道理;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真正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湖南工业大学工会副主席 邹少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这一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告诉我们:道路问题至关重要,道路问题关系到中国革命事业成败与兴衰。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内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认识最彻底,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袖人物与光辉典范,为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与形成作出了历史性伟大贡献。

    毛泽东考察醴陵教育与萍浏醴起义,开始思索和寻找中国的出路,思考“中国往何处去”的革命道路;毛泽东通过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初步找到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萌芽;从文家市转兵、兴宾馆会议到三湾改编、古城会议,毛泽东拨正中国革命道路与前进的航向,成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伟大开端;水口抉择分兵定井冈,毛泽东下定决心带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前奏;朱毛会师为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实践与理论基础;决策株洲转兵,坚定实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迎来中国革命大发展。

    综上所述,毛泽东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本本上是找不到的,在世界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先例。是毛泽东摆脱迷茫,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中国国情与革命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使之中国化,继而逐步实践、艰难探索出的一条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之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道路中国化的伟大思想之所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与前进方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