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树结出“致富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猕猴桃基地,游客正在采摘。 记者/杨如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如

    通讯员/李倩 杨锋 王思琦

    9月5日,初秋的风,拂过天元区三门镇湖田村猕猴桃基地,撩起绿叶下青黄色的猕猴桃,引得人垂涎欲滴。自9月3日开园以来,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红心、黄心、绿心3个品种的猕猴桃,产量预计达1.5万公斤。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三门镇根据地域特点,结合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如今,猕猴桃树结出“致富果”,小小猕猴桃,不仅壮大了湖田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猕猴桃基地丰产1.5万公斤

    “清爽甘甜,汁水多,味道好……”9月5日,天元区市民秦阿姨,特地驱车一个多小时来采摘。她听说本地猕猴桃熟了,特意化好精致的妆,带上自拍杆,行走在疏密有致的架杆间,一边采摘,一边拍照。

    经过几年的栽培、管护,今年,猕猴桃基地迎来丰收。猕猴桃有早熟和晚熟多个品种,采摘期从9月持续到10月底。

    “我们走专业发展道路,实行精细化管理。经谷壳、菌渣、中药渣改良土壤,通过剪枝、抹花、授粉、套袋等技术处理,猕猴桃品质高、口感好。”猕猴桃基地负责人胡浩介绍道。

    近年来,随着乡村游、采摘游的不断兴起,湖田村立足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村民小组会议议定,13户村民参与发展猕猴桃产业。

    现在,合作社流转的土地达120亩,除了猕猴桃,还种植有火龙果、葡萄、桃子、香莲,解决季节性用工20余人,带动农副产品销售。

    镇干部助力农产品销售

    小小猕猴桃,尝出幸福的味道。

    开园采摘当天,人气满满。三门镇政府机关干部为本地农产品站台,通过直播、抖音等多种方式,为猕猴桃打开销路。

    经过前期的宣传推广,开园当天,前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采摘量有1000多公斤。最近3天,采摘量超过2000公斤。

    今年4月,正值猕猴桃授粉关键期,60多亩基地要尽快完成授粉。在时间紧迫,用工强度大的情况下,三门镇党委积极组织10多名年轻干部,来到基地,化身“蜜蜂”,为猕猴桃进行人工授粉,缓解了用工的燃眉之急。

    猕猴桃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胡浩在果园管理和经营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三门镇政府派出技术专家,全程指导。

    三门镇党委副书记曾伟介绍:“湖田村走出了一条公司+加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的股份合作模式,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专项资金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又喜又忧,喜的是今年丰收了,忧的是,销路方面还需大做文章。”开园当天,胡浩激动地说。他是土生土长湖田村人,在外打拼多年,选择回乡创业。

    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胡浩都尝了个遍。“挂果第一年,60多亩猕猴桃,产量只有几千斤。”胡浩跑到红心猕猴桃原产地四川苍溪,请教技术专家。

    “原来,猕猴桃对种植环境要求极其苛刻,喜水却不耐涝,喜光却不耐晒。”他找到产量低的症结后,全身心扎根在基地。

    农业周期长,回报慢。近年来,胡浩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元。“好不容易存点钱,又被他投到基地来了,刚开始我很不理解。”胡浩的妻子吴静说。

    “在基地的每一天,我的衣服都是湿的,没有干过。冬天下雪也要去管护,因为担心跨棚。猕猴桃比小孩还难照顾。”胡浩坦言。

    在丈夫的感染下,吴静从原来的不理解,转为全力支持他,她自己也放弃了原本在城市里的安逸生活,陪着丈夫在田间地头奔走。

    湖田村的猕猴桃,只是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元区高度重视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设立专项扶持奖励资金,鼓励村集体入股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扶持发展村集体入股发展前景好、已落地的农业产业项目,农村集体经济增长显著。据悉,该区已有三门镇白石村菊花种植、雷打石镇伞铺村红薯种植、群丰镇新塘社区砂糖橘种植等6个项目,分批次共获得256.8万元专项资金扶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