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碗名符其实的米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凌晨失眠早起,在中心广场周边的小巷子里搜寻往昔美味早餐的记忆。

    在株百后巷,找到一家门头还算入眼的粉店。按照我的习惯,第一次去一家粉店必点肉丝扁粉或者三鲜扁粉。因为食味者,以鲜淡为上,味太厚重则难以品味到食物的真味,且鲜淡之度却比重口味更难把握,是考验店家制味水准的一个很好方法,鲜淡调配过之则随了重口之俗,不及则寡淡无味。而扁粉又能考验店家对火候的掌握,煮浅了扁粉偏硬且不易入味,入口不好,煮深了又软烂易断,虽易入味但粉汤不清,如吃“猪食”坏了好兴致。

    一碗肉丝粉端上来,一边盖上了青椒肉丁,一边则淋上高汤煮黄豆,在加两勺油爆花生米,中间还有一小把香葱。这样的搭配我给65分。高汤煮黄豆本身就具备荤素搭配后的复合氨基酸鲜味,所以不宜搭配肉类码子,因为会夺走主码的鲜香。而油爆花生米不适合搭配以清淡为主题的码子,因为香酥花生的油脂醇味容易遮盖轻佻的青椒香,又因为没有剥掉的花生皮会降低味蕾的敏感度,而要品尝淡鲜的美妙,不能离开味蕾的敏锐。

    米粉之所以要有名字,不是单纯地为了区别不同的码子,更是其个性和独特味道的描述。青椒肉丝既要有肉的鲜香也要有青椒的蔬果味,牛肉应有一种饱满感,肥肠还要是一种厚重感,排骨要突出猪骨的骨鲜,杂酱也要有豆瓣的酱香。没有主题的米粉就像省内某个以地名为名字的粉店一样,初食还有些新鲜,吃过几次以后,感觉每一种粉都是一股子卤水味、中药味,没有特色的味道虽然浓烈,但犹如网红脸一般只不过是好看,看完就忘了,吃完也不过就是填饱肚子而已。做一碗有特色的米粉,除了要突出码子的主味,还要像中药配伍一般,要有君臣之分,所谓的臣,就是那些添加的小食,既不能抢了主码子的味道,又能相得益彰给予适当的补充,让整个味道不失丰满。还要有如甘草的调和,恰到好处的撩拨一下味觉神经,让食客能够更好的享受米粉的主味道。

    食味,在果腹之时,还应把握食的本质和味的形式,两者相得益彰完成对感官的美妙刺激,满足食客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体验,这便符了美食的名字。我们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做人要讲“味”,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气质,或热情、或冷漠、或斯文、或豪放,总该有一个自己最真实的味道,犹如淋上去的码子,牛肉面就要有牛肉味,别拿个泡过牛肉香精的猪肉来充数,味道虽相似但终究是个假的,就像西施效颦,结果是斯文不就成了败类,豪放太过成了放荡。奉劝某些人别邯郸学步盲目效仿忘了自己,别望空捉影人云亦云成了小丑,守住自己的味道,就是不越矩违规守好自己的本分,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做人才好。

    做事要讲“名”,肉丝粉就是肉丝粉,又是卤水又是酱料的杂七杂八加进来,坏了主味失了原味,到头来啥也不是。大千世界,各色人等,都有自己从事职业所归属的名,或商人、或公仆、或老师、或工人等等,而这个名的存在,是赋予每个人当下的价值和位置,干你能干又该干的事,这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如若想改变现有的“名”,大可通过正确的方式,舍弃现有的、追求希望的,干干脆脆、利利索索转变身份获得自己期望的那个“名”,怕就怕那些贪荣冒利之徒,即舍不得当下的利,又想获取别个的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到头来荒了主业废了前程。

    人生就如煮粉,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味,守好自己的名,下好自己这碗粉,做名符其实的自己。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