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常青 通讯员 供图
丁跃 通讯员 供图
王淑樱 通讯员 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任远 通讯员/刘婷婷 整理、供图
编者按
中小航空发动机及通航运营是株洲凭借实力打造的响亮“名片”,是株洲培育制造名城、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要支撑。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持续保持并扩大优势?如何在低空空域改革的机遇和挑战中抢占制高点并立于不败之地?
9月2日下午,2022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之通用航空产业生态建设论坛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航空动力产业领域的嘉宾从政策支持、前沿趋势、应用实践、技术演进、发展方向等方面,为株洲航空动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探索路径。本报特选取部分嘉宾发言,予以刊登。
创新强链 招引补链 生态延链
霍常青(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副所长 )
湖南特别是株洲在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通航整机制造和通航运营方面基础雄厚、体系完整、配套完善,在全国具有难得的先发优势。
株洲可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厂所结合”优势,坚持创新强链、招引补链、生态延链,抢占未来通航动力新高地、贯通通航制造产业全链条、全力打造通航运营新生态。
强链——创新平台,抢占未来通航动力新高地。联合湖南大学等省内优势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株洲市政府、相关投资平台创建通用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创新中心,针对混合电推进、智能、新能源等未来航空发动机技术以及制造工艺技术,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动力新技术研发。
补链——外引内联,贯通通航制造产业全链条。以608所和331厂为核心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拥有多型在研在营产品,建议引进1-6吨级直升机、2-8吨级多用途通用飞机和混电飞行汽车等整机研发制造企业落户湖南,形成具有湖南优势的“通航整机+中小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链。
引进省外优势企业,优化配套产业链。以株洲为核心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但还存在核心零部件、高端成附件元器件、关键原材料等核心配套能力不足问题。建议引进省外的叶片、盘轴、机匣等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以及系统、原材料和附件/元器件等研发企业,落户株洲航空城,加强协作配套,壮大产业配套规模,提升产业配套能级,以缩短供应周期,降低发动机成本。
支持通航动力产业发展。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部署,有序推动条件成熟的通航动力项目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下实现产业化运营,加快形成集市场开拓、研究开发、生产交付、运营支持于一体的通航动力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延链——精准施策,全力打造通航运营新生态。建议由政府牵头采购通航飞行器,并加大对应急救援、农林植保、森林消防、气象探测等公共通航服务的采购力度,引领通航应用发展。建议政府设立通航运营基金,给予短途运输、航空旅游等通航运营商一定补贴,激励通航运营企业稳步发展。加强通用航空的宣传教育,如建设飞行体验中心、举办通航展览、通航知识进校园及建设通航小镇等活动,让通航意识深入人心。加速推进通航航线布局和建设,特别是湘西到长株潭地区等省内和长株潭到景德镇等临近省市航线,进一步提高通勤效率;同时进一步建设无人货运航线。持续优化通航飞行服务,提升航线申报效率,并着力打造通航机场商业圈,提升通航飞行服务体验。
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丁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会长)
通用航空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到“十四五”末,预计全国通用航空器将达到3500家,通航的年飞行量将超过450万小时。我们可以对今后通航发展前景作一个预判——
低空空域改革将持续深化。就像路修好了车才能跑一样,低空空域改革将推动通用航空井喷式发展,进一步拓展通用航空的飞行空间,推进低空航线网的规划,构建机动灵活的航路。要适应通用航空多元化发展需要,规范通航安全、公共安全的主体,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通用航空的基础设施,推动5G通讯、北斗导航的应用,实现通用航空飞行保障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
提升通用航空公益服务的效能。围绕应急救援和应急救护,发挥通用航空小机型、小航线、小航城灵活、快速的特点,加大机场保障,打通航空运输服务微循环,积极发展公务航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积极促进通用航空各类消费。推动通用航空面向大众的个人航空消费,鼓励开创航空体育休闲、青少年航空活动、航空会展、航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航空旅游、航空运动、航空科普、航空娱乐等发展,积极开展飞行培训,提高私人飞行驾照数量,扩大航空人口,提高通用航空的大力发展。
不断扩大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政策技术和应用需求是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三大驱动。要坚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推动无人机适航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加大适航科研支持力度,推动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载人航空器、无人机、物流配送等,逐步构建城市群内快速的空中交付网络,新旧产业相互依存的通用航空经济生态圈。
地方政府将承担更多责任。各级政府作为地方通用航空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依托本地区优势,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快通航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的通航产业园,激发通航市场活力,搭建通航创新平台,拓展通航服务和生产应用,充分发挥地方通航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优胜劣汰机制,增强通航企业的实力,不断提升通航中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疫情之下 公务航空市场蓬勃发展
王淑樱(德事隆航空大中华区销售总监)
2020年,受疫情防控和供应链影响,全球飞机产量小幅度下滑,但在2021年迅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目前,全球的飞机交付主要集中在北美市场,欧洲市场比较稳定,亚太市场些许回缩,拉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逆势增长。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市场对于飞机的需求是持续的、旺盛的。这一点可以从库存飞机数量明显下降看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二手飞机的库存数量减少了60%。
从细分领域和市场来看,公务航空市场蓬勃发展。2021年,全球公务机累计飞行330万次,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各个OEM厂家储备订单明显增长,也积极地在发布和升级新的机型。
疫情使得全球经济下滑,但对公务航空市场却是“强心剂”,因为公务机的私密性、便捷性以及应对疫情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是公共航空运输难以替代的。
此外,疫情后的市场买家群体不断扩大,由于制造商的储备订单较多,等待时间过长,且整个二手公务机市场平均估值较低,二手飞机行业异常火热。
同样逆势发展的还有活塞飞机市场。受疫情影响,飞行学员外送受阻,回流到国内航校训练,航校满负荷运行,加大对典型活塞飞机的采购量。
相较之下,涡桨飞机市场恢复较为缓慢。目前,涡桨飞机市场新交付的飞机数量很少,市场交易不频繁,主要以存量市场为主,增量市场有限。疫情限制了旅客的出行意愿,使得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数量和航空器数量小幅度下滑,飞行频次、飞行小时数和载客数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