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适应教育 各有各的精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在进行列队训练。 记者/戴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针对幼小衔接不畅的问题,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地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一年级上学期将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强化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

    新学期开学已超过半月,记者实地探访我市一些小学发现,各校均以不同形式开设了“入学适应教育”特色课程。

    ●衔接教育促适应

    “请你跟我这样读。”“我就跟你这样读。”在荷塘小学的课堂上,一年级的孩子们,一个个眼神专注,声音响亮,动作整齐,朗朗书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一收,二推,三捡,四看。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又迅速行动起来,将文具书本整理好,都成了收纳小能手。同时,他们立即收集地上的垃圾,争当环境小帮手。

    据了解,为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迈好入学第一步,该校一年级的班主任组织了多次讨论,分享经验,仅仅用两周的时间,就让孩子们熟知课堂常规和列队常规。

    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也抓好了入学前期的习惯养成教育。新生入学第一周,在学校“明礼养德”特色课程指导下,同学们通过努力学习“枫溪十礼”各项内容,做事更有条理,对待师长、同学也更有礼貌。

    贺家土小学负责人说,开学前特别布置了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并确定从学习适应、身心适应、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这四个方面,进行一年级入学适应性训练。

    ●督导“诊断”来助力

    衔接教育到底做得怎样?为初步检验成效,不少学校还进行了自检。

    日前,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组成了“入学礼仪考评小组”,为一年级新生的校园表现打分。

    各班主要从课前准备、课堂坐姿、口令、课间秩序、列队规范等方面进行展示,“礼仪风尚班级”的评比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记者发现,一年级的小萌新从刚入校园找不到教室、食堂、厕所,不知道带水杯、不知道书包放哪……到如今能够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静候课堂。他们还能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喊出响亮的口令,坐姿、站姿也越来越标准。

    贺家土小学则通过为期两周的沉浸式督导和过程性“诊断”,跟踪观察孩子们入学适应及学习常规情况。

    督导认为,在学习适应方面,大部分孩子会做好课前准备,课中能听指令,集中注意力听课。在身心适应方面,老师发现孩子们在学校心情很愉悦,喜欢上学。个别孩子刚进学校会哭闹,现在正慢慢适应,乐于参加学校的活动。在生活适应方面,一年级学生能安静有序地就餐,不挑食。大部分班级能够积极开展、认真完成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活动。在社会适应方面,孩子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课间一同拼数学学具、拨珠识数、欣赏书法作品等。

    除了亮点外,督导室还对部分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提出了整改建议,例如可通过培养小榜样、小干部等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培养一年级学生保管和整理自己物品的意识等。

    ●家校配合更有效

    贺家土小学督导室主任刘仙桃认为,入学适应教育要从细微之处教起,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常规培养应贯穿整个学期。此次督导,为一年级后续工作的改进指明了方向,帮助老师们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入学适应以及学习常规等。

    老师们同时建议,新生家长应加强和老师沟通。比如有些学生回家喜欢“报喜不报忧”,有些学生回家只会“抱怨”自己在学校受到的“委屈”。因此,家长需要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进而能更好地引导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除了要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可以把孩子在家情况与老师交流,并从老师处学习一些引导、培养孩子的方法,做到家校密切联系,从而助力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