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亮眼的“中等生” 正酝酿美丽“蝶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无患子初加工车间的出现,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受访单位 供图)

    盘塘村家风家训传承是文化特色,图为攸县家风家训现场书写活动在村上举行。 (受访单位 供图)

    盘塘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受访单位 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驱车从攸县出发,沿西北方向行驶12公里,就进入了桃水镇的“门户村”——盘塘村。

    乍一看,村庄像个平平无奇的“中等生”:多山林、田地分散、缺乏龙头企业。但乡村振兴政策春风吹来,一场美丽“蝶变”已在悄然发生。

    乡村振兴,各美其美。不同资源禀赋下,如何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振兴之路?盘塘村给出了自己的探索,也在持续带来新的启发。

    ●打“文化牌”,家风家训是特色

    “果菜棚里载富康,别墅彩灯不夜天;诗歌捐款画长廊,扶贫车间笑语甜。”

    这是盘塘村高塘组村民刘谷其写的一首诗中的句子。这位民办教师退休之后,成为热心村里文化建设的乡贤。近年来,他不仅无偿为村上管理“党风家风馆”及“门前三小”,还带头写起了诗,歌颂乡村振兴的新气象与新风貌。

    “我以前从来没写过诗,都是他们带动的。”村民刘正说,他原本读书不多,但近年来也尝试着写起了打油诗。

    刘正说的“他们”,是指包括刘谷其在内的刘姓家族微信群里的所有人。在由刘、董、皮三姓组成的盘塘村高塘组,每家每户都立了家训。“孝、勤、诚、善、和”,这些是高塘组村民家训里的高频词,也与刘姓族谱中记载的族规家训产生了呼应与延续。

    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在高塘组延续已久。几年前,有组上村民提议大家立出家训,将好家风传承下去、鞭策激励后人,得到大家一致响应。支持村里各项建设,全组42户人家先后捐献过27万余元。

    市派驻盘塘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董志荣说,去年5月到岗后,高塘组浓厚的家风传承氛围,让他“眼前一亮”。在他看来,“这是盘塘村的特色与亮点,给村里走文化振兴道路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驻村后,董志荣和工作队全面走访、征集民意,和村“两委”一起研究制定了村里乡村振兴的三年规划。规划提出建好“两个文化”,其中“家风文化”是重要内容。

    盘塘村党总支书记吴志阳介绍,近两年,村里以党群服务中心和高塘组为主体,进一步挖掘了特色“家训”,配套完善了现有的“门前三小”广场和“党风家风馆”。“现在,高塘组村民每家每户的家训实现张贴上墙,成了盘塘村远近闻名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他笑着说。

    ●走“融合路”,产业基础在夯实

    既然盘塘村要建好“两个文化”,除了“家风文化”,还有啥?

    答案是:“无患子文化”,而且在文化振兴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三产融合”的新思路。

    董志荣坦言,刚到村里时他有些沮丧,因为盘塘村虽然离县城不远,交通也算便利,但这里属于丘陵地带、村民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基础设施及产业基础都较为薄弱。

    而无患子种植项目的引进,让村里产业有了新气象。

    去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积极与湖南仙泉自然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协调,争取企业来村投资发展。目前,该公司与村里签订了无患子树种植和加工产品销售分配协议。

    “在原来20亩的无患子育苗基地之外,今年我们新种植无患子树50亩,并在高塘组建了120平方米的产品初加工车间。”董志荣说,车间可提供约7个工作岗位。

    通过这些岗位,防返贫重点监测户能够在“家门口”赚取一份收入。比如30多岁的村民肖红花,去年不幸遭遇车祸后,两次手术掏空了她的家底,也让养育两个孩子的家庭陷入困境。自从到无患子初加工车间务工后,她的丈夫可放心出门务工,她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孩子。

    盘塘村也在提升传统的种植产业。近年来,村里持续针对山塘与水渠实施清淤、硬化等,满足灌溉需求。同时,今年还采取村集体建设、个体承包经营的方式,大力建设蔬菜种植基地。

    “虽然仍有差距,但我们正逐渐完善生产配套设施,改变村民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局面。”吴志阳说。

    挖掘文化、打造产业,盘塘村既立足优势,也注重统筹,不断在促进三产深度融合。比如,在高塘组,无患子产业所在的松山观是宗教文化名胜,两相结合可建立无患子文化长廊、无患子产品展示厅、无患子体验馆,以及修心书院、菩提画室等,形成可亲视、可体验、可互动的无患子主体公园。

    董志荣透露,村里计划打造“旅、学、研”一体休闲基地,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奔走下,已争取到相关项目资金,并做了初步规划。

    ●铺“垫脚石”,瞄准问题抓提升

    平心而论,盘塘村虽然不乏“国家森林乡村”,以及“市美丽乡村”“市文明村镇”等招牌,但振兴的优势并不突出。

    换个角度看,正因如此它的摸索更容易带来共鸣与启发。毕竟,乡村振兴没有既定的路径,“中等生”条件的乡村又可能是多数,大家都在艰难求索。

    驻村工作一年多,董志荣深感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易。

    首先是缺人才,盘塘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两委”班子里也缺乏“新鲜血液”。去年,原本有位在广州做生意的小伙子返乡创业,并进入村“两委”。他起初计划做种植业,但由于在农村创业的艰苦超过预期,也不放心广州的生意,他最终“请辞”了。

    汇聚人才,助力振兴。董志荣和工作队对全村各项人才摸底,形成盘塘村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人员、乡土人才、退伍军人等四类人员信息库,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或帮扶。

    通过驻村实践,董志荣也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干好乡村振兴,也要具备服务意识,提升能力搞好营商环境。”

    这是乡村振兴探索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城市的“反哺”,需要从城市引进项目、资本及技术等,基层干部也势必要和投资的企业家沟通交流。在这过程中,考验着基层干部的专业度与服务意识。

    董志荣介绍,去年,一位在攸县经商的村民想返乡创业,前期也投入了数万元做规划等准备,但由于项目用地问题没得到解决,对方最后选择了放弃。

    对此,董志荣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周一工作例会制度等,多方开展培训和交流,主题就是新时期的村干部要具备哪些能力素质,如何做好工作,等等。“善于学习,乐于帮忙解决问题的基层干部,也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他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