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伍靖雯
一座服役26年的老桥,为何吸引年轻人“打卡”拍照?街头的通信箱、变电箱,如何成为美丽的风景?
走在株洲街头,随处可见的卡通彩绘、游园花海等巧思设计,为居民们送上越来越多的惊喜。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出发,有哪些举措,能够帮助株洲提升“网红”气质呢?
因地制宜
走适合自己的“出圈”之路
位于株洲火车站附近、跨越建设南路和车站路的金沙人行天桥,最近人气特别旺。这座建成26年的老桥,因为一次翻新,成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其实,这座人行天桥本就不乏“网红”气质:从高空俯瞰,其造型像古钱币,极强的视觉冲击足以打破人们对天桥的各种刻板印象,站在桥上能饱览新建的株洲火车站风光,远眺湘江风光带美景;从实用角度来说,这座天桥串联了周边的钟鼓岭步行街、平和堂等地标,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其“走红”只需要一个契机。
机遇缘自今年7月,市城管局组织对这座天桥实施全面提质更新,让天桥重现“本色”。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该局还策划拍摄了系列照片和短视频对外发布,试图用传播手段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这座天桥的美。
“城市要‘出圈’,首先就要不断挖掘展示亮点,让更多人知晓、向往,愿意来打卡。”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城市管理本就是株洲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具备先天的“网红”基因,要做的是善于并坚持挖掘“爆点”、对外传播。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说,助力打造“网红城市”,实际上也是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过程。目前我市的做法,便是不断挖掘城市的可塑性,比如在街头或居民区的通信箱、墙壁上增加彩绘,在湘江风光带打造“花海”景观带,还有一个个“微公园”“微亮化”场景的落地,让株洲留得住人、能吸引人,逐步摸索走出适合自己的“出圈”之路。
人人参与
共同为城市品牌塑造“打call”
形成“网红城市”的特色品牌,靠政府部门单方面发力还不够,需要培育带动更多人增强“网红”意识,共同参与维护、宣传城市品牌。
近期,我市也尝试开展一些探索。比如,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吸引专业人士、院校学生等群体,一起为株洲的城市角落设计“微景观”,将他们的作品在城市街角的部分公共设施上、空白墙壁等区域展示,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增进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通过他们辐射,带动更多的人一起为株洲城市品牌塑造“打call”。
用“网红”思维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不仅是对外,还可以对内培育城管队伍的“网红”队员。就拿此前占据多个平台热搜榜的南京市溧水区的城管小姐姐来说,她利用无人机喊话的片段也带动溧水区也成为全国关注的“网红区”。
换言之,打造“网红城市”,呼唤更有活力、亲和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