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风帆劲 教育巨轮破浪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天元区教育系统“行知计划”后备干部培训现场。 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晓静 通讯员/李吉

    这是一片兴教的热土,在这里,有着崇尚读书、重视教育的良好风尚;

    这是一片育人的净土,在这里,五育并举花开满园,校园内外书声琅琅;

    这是一片成长的沃土,在这里,一名名教师汲取营养,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教坛新秀;

    ……

    一座座造型别致的教学楼,一个个高标准、高档次的专用教室……走进天元区,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最美丽的地方是学校,每一个校园都成为最亮丽的风景。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天元区委、区政府在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同时,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天元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提升区域整体办学水平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谋发展,以锐意改革的气魄敢闯敢干,一幅由天元教育人精心描绘的教育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新力量 拓宽渠道“引”人才

    8月22日,天元区2021年新教师结业典礼暨2022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开班仪式在天元中学举行,402名2021年新教师优秀代表和2022年的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

    2021年入职天元区隆兴小学的教师张慧和陈鑫华已褪去了青涩,神采飞扬地与同仁们分享过去一年的经验和体会。

    经过“星火计划”一年的培养,她们已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班主任和学科骨干,分别在学校里担任了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作为2021年度优秀学员,两人在今年的新教师培训中摇身一变成为授课讲师,为2022年的“新兵”讲述个人成长经历,传授班级管理经验。

    谈及这一年,张慧感慨道:“感谢天元教育精心设计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每一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精准培养,让我这个新手迅速融入团队,快速成长。”

    近年来,天元区通过引进公费师范生、“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和事业单位教师招考招聘,新进了1170余名教师。这批教师的到来,让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新教师成长,容易出现“入职无引领、发展缺团队、高原易倦怠”三大障碍,怎么高效解决难题?

    天元区的“药方”是“星火”“火炬”“灯塔”三大培训计划,构建起覆盖人人,贯通教师职业发展始终的三级研培体系。

    “‘星火计划’是针对新教师的培训项目,从岗前培训到校本培训,从课堂指导到专题教研,从汇报考核到年度评优,实行全程培养,让每一位新入职教师得到名师陪伴式的指导。”该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谢光华介绍,岗前培训不仅涵盖师德修养、校园安全、心理健康,还针对教师基本功及学科教学知识进行针对性提升。

    据了解,“星火计划”实施4年来,已有446名新教师的论文、教学案例分别获全国、省、市、区级奖励;248人在全国、省、市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85人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研究;114名新教师承担过学校或区级的教师培训任务;6名新教师被提拔为校级管理干部,126名新教师成为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新体系 名师帮带“育”人才

    4月27日,天元区举行新一批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十四五”卓越教师培养专题培训活动,7个新批准成立的株洲市驻天元区名优特教师工作室、“四名两基地”集中揭牌。至此,天元区各类名师工作室总数已达13个。

    近年来,着力培养区域义务教育新一代领军人才,该区大力推进“名师培养工程”,使之成为天元区“研培一体”三级递进式教师培训体系的重要环节。

    大气魄明确新定位,新理念确定新思路,大手笔描绘新篇章。天元区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天元区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试行)》,对任期内优秀人才予以重奖,第一、第二、第三层次人才考核优秀分别可获得1万元、8000元、6000元奖金。仅2020年便发放教育高层次人才津贴近40万元。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该区培养了一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培育了市名校长工作室、市名教研员工作室和多个市级学科基地,涌现了市级学科带头人12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20余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呈现全员提升、骨干壮大、名师涌现的良好发展态势。

    随着政策激励和培训体系的发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与潜力被不断激发,形成了教师人人争相参培、青年教学名师不断涌现的积极状态。2021年,全区85名教师在省、市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新目标 创新举措“用”人才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时代呼唤越来越多勇于解题的年轻人。”8月15日,天元区教育系统“行知计划”后备干部培训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开班,该局党委书记、局长龙超俊面对全体教师,语重心长地说。

    61名后备干部,来自全区29所学校。涵盖学校校级领导、中层管理干部、优秀学科骨干教师等各个层面,平均年龄33岁。他们通过自主报名、民主推荐,区教育局考试考察等程序,最终脱颖而出。

    在龙超俊看来,作为推动天元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更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当天,他从走好“继承”之路,练就“过硬”本领,发展“创新”思维,稳固“德行”堡垒四个方面,寄语全体成员为开创新时代天元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与力量。

    其实,这只是天元区全面落实株洲市打造“三个高地”、推进“干部能力提升年”工作,致力于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以培育优秀青年后备干部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该局还将组织后备干部赴成都、上海、深圳等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针对学校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凝聚、课程改革发展等开展体验式培训。

    此外,还将安排优秀代表到省内外基础教育名校进行跟岗学习,全面参与跟岗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习掌握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文化内涵、团队培养、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做法经验。

    同时,采取区内跟班学习、交流任职、牵头参与重大工作等形式,为培训学员提供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锤炼后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希望 优化服务“留”人才

    天元区目前有乡村学校22所,乡村学校学生5214人,乡村教师336名。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的地位不容小觑,乡村教育振兴是必不可缺的一环。

    对乡村教育“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把最强的改革、最好的资源、最温暖的关怀给到乡村教育。近年来,天元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办好乡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实现了由“乡村弱”向“乡村美”跨越,打造出乡村教育优化提质的新模板。

    落实乡村教师补贴政策。按200元至500元不等的标准发放乡村教师补贴;按3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乡村班主任津贴;城区到乡村交流的教师增发200元至800元的交流补贴,乡村教师人年均收入约高于城区学校教师1.1万元。

    近年来,投入1121.7万元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新建或改造乡村教师周转房251套,并投入129.5万元按照“八个一”标准,实现让教师免费“拎包入住”,解决乡村教师后顾之忧,促使乡村教师“安心教”。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该区向乡村学校倾斜培训指标,拓宽培训渠道,将国、省两级培训50%的指标分配给乡村学校;成立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乡村学校工作室,定向培养乡村学校学科骨干教师。

    每学年遴选一批乡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交流培训、跟岗锻炼,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搭建学科教学研讨、竞赛活动等平台,组织乡村教师进行教学素养比赛,促进快速成长。优化教师职称评聘,对在乡村工作满20年和30年,申报上一级职称时,学历可放宽一个台阶。在乡村学校从教累计满30年的男教师、满25年的女教师,符合评审条件与标准的乡村教师,可从中级职称直接评聘为高级职称。

    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天元教育迎风破浪,奋勇直航,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具有天元特色、天元经验的教师培养模式已经形成并推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