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高晓燕 通讯员/曹书为 文轶洲) 9月19日,湖南国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磁动力公司)在我市揭牌成立。该公司由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等10家行业领军企业携手共同组建,整合上下游全产业链,将以协同创新的模式,推动永磁动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加速抢占永磁动力高地,进一步提升我国永磁动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动力传动技术的第三次革命
什么是永磁动力?
工业装备动力,经历了从蒸汽机、柴油机、直流电机、感应电机/电励磁同步电机的发展历程。有统计显示,在全社会电能消耗中,工业电机用电占比达49%,如果国内电机能效提高1%,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00万吨。
伴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加速实现,工业能效提升行动已箭在弦上。
永磁动力技术,是一项新的能量转换方式,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低噪声等优势。在业内,永磁动力被认为是动力传动技术的第三次革命。以永磁动力为标志的永磁电机及相关产品,则代表着新的动力方向,可替代传统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船舶、航空航天、节能发电、冶金、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谁占领了永磁动力的高地,谁就能够在新一轮的传动技术上占据主动。国磁动力公司,正是为此而来。
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因永磁动力技术具有多学科交叉、多领域技术融合的特点,要实现相关技术的转化和行业应用,势必要搭建全生态的正向研发体系,联合不同领域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研发。
因此,此次国磁动力公司的组建,由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中车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车尚驱电气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株洲国投集团、株洲高科集团,10家企业协同发力。
对永磁动力产品来说,稀土材料是产生永磁动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重要的原材料上游,而下游能够提供场景应用的企业,则是新动力产品得以快速验证投用的重要阵地。10家企业的组合,不仅整合了国内最大的稀土材料上游企业,同时吸纳了多家业内顶尖的中端永磁动力部件生产企业,以及下游应用企业,势必为国内永磁动力产业注入新动能,也为“减碳”贡献企业智慧。
以“中国创造”为首要目标
既然是对全行业有着重要开拓、引领作用的高端研发平台,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国磁动力公司,为何能够落户株洲?
事实上,早在2003年,株洲就开始进行永磁动力技术和产品的研制,其中就包括中车集团旗下的中车株洲电机、中车株洲所等企业。经过多年技术储备,这些企业不断完善研发体系,已逐步搭建了系列技术平台,取得了显著的研究及应用成果。
中车株洲电机是中国中车核心子企业之一,也是湖南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核心骨干企业,以及国内最具规模、专业化的电机及变压器研制企业之一。专注于绿色、高效的高端动力装备研发和制造,该公司现已掌握永磁电驱技术领域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一系列国内乃至全球首创的永磁电驱产品,成为永磁动力技术应用在高端动力装备领域的行业领先者。
如今,中车株洲电机研发的350km/h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电机,技术国际先进,开发的多款高速永磁直驱电机产品,在相关领域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已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场所得到应用和认可。
另一方面,株洲开展产业协同创新有基础、有经验、有氛围。株洲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为协同创新提供了优良的“田野”。
早在2018年,我市就成立了以中车株机公司牵头、12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建的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协同创新,多年来已突破多个环节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相关技术及产品的国产化。
今年以来更是动作频频。先是今年3月中车时代电动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以项目为依托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打通产学研用环节。再是今年5月,中车时代新材公司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成立,担起了高分子新材料领域提升科技创新共性基础能力、巩固既有产业技术优势、推动新材料和新技术孵化为新产业等重任。
这些平台,都是面向全行业、全领域开放,意在最大限度嫁接各方资源,实现相关领域的重大突破。
对研发机构及相关企业来说,这些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有一些院校和企业对我们的研发方向很感兴趣,目前正在积极对接中。”国磁动力公司总经理蒋煜东表示,目前该公司已有9名博士进驻,除了这些高端人才以及背后的相关院校外,正在对接的更多科研院所将以外部团队的方式嫁接合作,共同为永磁动力行业的突破发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精进。
下一步,国磁动力公司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创新资源,紧盯产业链上基础共性、前瞻性技术及卡脖子环节等,开展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国内外永磁动力技术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