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消失的铁匠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儿子外出,老单这边加热,那边加工,不耽误功夫。

    儿子要做饭,老单一个人干。

    打铁一般需要两人配合,师傅控制铁器,徒弟抡大锤。老单为了锻炼儿子,让他主控。

    回炉的时候,需要铁盖控制氧气,进而控制热度。

    祖孙三代。

    老单烟瘾比较大,烧红的铁器就是现成的打火机。

    老单与儿子,还有他们的铁铺。

    最后回炉的微调。

    图/文 谭德乐

    铁匠,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生产陶器,烧陶的时候发现了铜矿,所以到了商周的时期便出现了青铜器,这个时候也就出现了铁匠。铁匠是一个统称,古人把铸造打造青铜器的匠人叫铁匠,所以这个时期的铁匠跟现在的铁匠是有本质区别的。现在的铁匠锻打熟铁,古时的青铜器是铸造。

    相传,铁匠的祖师爷是老君,老君名李耳,春秋时代的人,道家的创始人。二月十五是其诞辰日,这天,铁匠各家都为老君吃寿面。

    古往今来也出现过许多堪称大神级别的铁匠,欧阳冶子、干将、莫邪……演绎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

    叮咚!叮咚!叮叮咚!还没到铁铺,老远就听到有节奏的打铁声,清脆悦耳。

    打铁是力与美的完美演绎,节奏、角度、落脚点都需要两人长期默契的配合。随着这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交响乐的结束,一件精美的铁器便应运而生。

    老话说人生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说的是这七十二行中三个苦差事,而打铁又是其中最苦的行当。

    老单是攸县高和镇人,世代以打铁为生,为了谋求事业发展,他把铁铺搬迁到草市镇。10年前,在我们去拍摄的时候,他就已经从业40多年了。

    打一根“勾钉”赚一元钱,打一把锄头赚三块钱,回报微薄,一不留神连房租都付不起!老单感叹生活的艰难。

    打铁是重活,又是个技术活,想学这门手艺,得拜师傅。徒弟学手艺,至少三年为期,第一年做杂活,第二年学生火、拉风箱,第三年抡大锤掌钳子,当师傅的助手。

    “铁匠一肚子的样儿”,物件的大小尺寸、薄厚程度全在心里,不像木匠有尺子可以随时量一量。什么样的铁可以打制什么样的物件,需要什么火候,也都是凭铁匠的经验。

    打铁的最关键技术还是蘸火,俗称淬火。长期的实践,人们发现把烧红的钢铁放入水中迅速冷却,可使其更坚硬,这就是淬火。在《史记》中说:“水与火合为淬。”我国古代的制刀名家都很注意用不同的水以淬出性能不同的刀剑。

    早两年再去铁铺,老单已经过世,儿子子承父业。铁铺与时俱进,添置了一些空压机等电气设备,但也找不到传统手艺人的味道了。

    如今,打铁苦,年轻人敬而远之,很难招收到学徒,加之铝制品的普及,市场也越来越萎缩,这个行当就慢慢的被历史淘汰,只有在一些边远农村,老人们还是偏爱那种经久耐用的手工铁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