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彭政
8月21日凌晨3时,攸县江桥办事处泥脚巷村,酒埠江灌区西干渠的水流进了村里的地史塘水库。
“在用水高峰期把水压到泥脚巷支渠尾端,这是30年来的头一回,再苦再累都值了。”蹲守在渠道上的酒埠江灌区攸县中心所所长刘一夫感慨地说。
泥脚巷支渠是从酒埠江灌区西干渠最尾端分出的两条支渠之一,全长10公里,灌溉攸县石羊塘镇、江桥办事处4个村6000余亩农田,因年久失修,淤塞崩塌严重,过水能力极差,每年只有三、四月份“春灌”时,才能勉强灌到酒埠江水库的水。
重修这条支渠,是沿渠群众多年的心愿。去年,株洲市酒埠江灌区管理局调研发现这一问题,此时正值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21年度项目基本敲定之际,新增进去难度非常大,变更程序也十分复杂。
经过反复研究,灌区领导班子向省水利厅、市水利局进行专题汇报,最终得到了上级的支持批准,10公里泥脚巷支渠全部纳入2021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经过去冬今春4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支渠全线得到硬化和加固,总投资300多万元,今年4月初全线完工并春灌通水。
支渠修好了,如何让水流动起来?
酒埠江灌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支渠改造过程中,灌区管理局就同步指导4个村把瘫痪多年的泥脚巷支渠农民用水户协会重新组建起来,并拨出4万元进行扶持。
今年5月,协会正式挂牌成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聘请了若干名行水员专门负责渠道日常管护和放水秩序的维护。8月份以来,泥脚巷支渠上的多座塘库因高温水量消耗大,急需通过支渠进行补水。为此,协会召开会议统一放水时间和步骤,通水后10多位协会成员和行水员上渠守水压水,往年沿途群众乱开闸、乱打坝的情况不见了,村与村之间互不买账、争水抢水的情况杜绝了,支渠渠首通水4个小时后,水终于缓缓地流进了支渠尾端的山塘和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