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抵中国传统文人,都有过月夜轻吟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经历,尤其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罢,望月华如水,胸中块垒顿消,此时,若是身边有酒的话,也当浮一大白,至于盛酒的器皿,就用词中所言的“尊”吧。
尊,原本是成组礼器的共称。但到了宋代尊开始专指一类酒器。这类酒器一般是侈口、长颈、或圆腹或方腹,带有圈足,比较典型的器物有珍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和龙虎尊。此外,《礼记·明堂记》记载“牲用白牡,尊用牺象”,后世一些学者根据这样的记载,也将一些铸成动物形状的酒器冠以尊名,如兔尊、鸟尊、豕(猪)尊、牛尊、羊尊之类,若将这些尊置于一处,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型动物园。
尽管动物形状的尊并不少见,但是它们的造型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而在株洲博物馆的展厅内,却展示着一件造型为大象的尊——1975年出土于醴陵县仙霞公社狮形山大队(现属醴陵市左权镇)。当然,这件象尊为原样复制品,原件现馆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内,是现今国内仅藏唯一一件出土地点明确的商代青铜象尊,至为珍贵,曾多次走出国门参展。
这件象尊造型华丽,装饰精美。象的面部饱满,额头高耸,两侧饰有浮雕的蛇纹圆凸;象的眼睛生动传神,眼角细尖,眼珠略微向外鼓出,直视前方;象耳呈蒲扇形,向两侧自然舒展,耳背还浮雕有凤鸟纹;象鼻弯曲上卷,两侧有阴线水波状鳞纹,鼻孔微张,鼻头两侧饰有浮雕猛禽,而鼻头转弯处则高浮雕了两只健硕呈奔驰状的猛虎造型;象口紧闭,龇出粗短的门牙。
象身一改面部灵动的表现手法,铸造得敦实有力,两侧饰有高浮雕的大夔龙纹,腹部则浮雕一只曲折角兽头。象的臀部饰有高浮雕的兽面,兽面纹之下,两后胯各饰一浮雕夔纹。象的四足虽竖直粗壮,可惜铸造得较短,和身子比起来略显比例失调,但并不影响整体造型。两前足纹饰简单,各有一个浮雕的夔龙纹;两后足上则各饰有半组兽面纹,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兽面纹,这种布局方式十分罕见。
虽然从整体来看,象尊身上的纹饰构成复杂,但是布局有序,极具层次感,并不让人感到杂乱无章。美中不足的是这件象尊出土时器盖便已遗失,实为一大遗憾。不过,这遗憾也并非无法弥补,因为现藏于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一件青铜象尊,其造型与狮形山象尊十分相似,而且造型完整。说不定,当年这件象尊在刚铸造完成时,也有一个同款的器盖,上面也设有与象尊形似的立象钮呢!
象尊的造型十分写实,连大象的脚趾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出来。可以肯定地说,当年的工匠们不仅见过大象,而且对它们的身体构造非常了解,否则此尊很难如此准确地展现出象的神韵来。
那么,问题来了,据相关学者研究,象尊原型是亚洲象,如今多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内仅能在滇西南的原始森林里找到它们的身影,不管是象尊的出土地醴陵,还是殷墟所在的河南诸地——有学者认为此象尊系商人南迁的遗物,并非湖南本土铸造——现今都无野生象群的踪影,又如何能让匠人们观摩成像并作艺术化加工呢?
其实不然,商周时期的气候远比现在温润,大象这一热带动物亦曾遍布华夏各地,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辞中,屡有“获象”之记载,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还曾在殷墟发掘过两座象坑,是商代时用象祭祀的遗址。1978年,考古工作人员在西北岗墓葬中又发现了一座象坑,而且大象的脖子上还有一个硕大的铃铛,说明已经有驯象的事实。同样在殷墟的妇好墓,还出土了绿松石象牙杯、象骨器、玉象等与象有关的文物。而且,殷墟所处的河南,从来就是古豫州的腹地,直到现在河南仍简称“豫”,“豫”在《说文解字》中有“象之大者”的含义,后来又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豫应该是“从象从邑”,意思为大象之地。从这个命名方式来看,豫州也就是包括今天河南在内的黄河中游地区,当以产象而闻名,更遑论气候更为温润的湖南了,工匠们以之为参照对象,烧制造型精美的象尊亦是顺理成章之事。
据相关文献记载,目前海内外博物馆中收藏的青铜象尊已发现五件。其中商代象尊三件,除本文提到的这件象尊之外,另两件均馆藏于国外(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和法国巴黎的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另有藏于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西周鸟纹象形尊和馆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无法证实确切年代的象尊各一件。青铜器是商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商代文化艺术最主要的物质载体,各地均出土过数量、形制不一的商代青铜器,涵括彼时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惟有这青铜象尊,能确定属商代铸造的则只有目前发现的这三件,且出土地点也颇令人费解。
湖南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出土于醴陵狮型岭,据传国外的那两件亦出土于湖南地区,商周时代的湖南地区尚是一片未被开发的蛮荒之地,何以会出现如此精美的象尊?不特如此,像四羊方尊、皿方罍、人面方鼎、虎食人卣之类的“国之重器”亦出土于湖南。有学者据此推测,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当为商人南迁时的遗物与证明,可吊诡之处也正在于此,商人聚居地中原一带的青铜器多出于墓葬随葬,而湖南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则多见于河流山川之间,且多是单个出现,周边未见同时期的文化遗物和地层关系——醴陵狮型岭出土的象尊即其典型——这也是考古学界一直未解的谜团之一。
文物名:商代象尊
年代:商代中晚期
出土年代:1975年
出土地点:醴陵狮型岭
规制:通高22.9厘米,宽14.4厘米,长26.5厘米
馆藏地: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