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茶陵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今昔 段立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侵华日军茶陵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株洲往事

    茶陵县洣江街道荣华村,河畔立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大理石碑,系为纪念侵华日军入侵茶陵期间死难同胞所设。

    1944年4月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陆交通线战役。因湘南地形复杂,交通重要,国军湖南战场总指挥薛岳有意识地将衡阳作为抵抗日军的重点地方。6月,日军一路南袭,采用主力奇袭与侧背包抄相配合的战术,向衡阳及其外围之醴陵、攸县、茶陵、安仁数县同时发起攻击。

    6月26日,日军开始进犯茶陵,7月14日,茶陵城陷落,至此,茶陵境内东北起自边陲小镇界化垄,西南止于茶安两县边界之地界首长达一百多公里的公路两侧(包括今云阳街道、洣江街道、思聪街道、下东街道及秩堂、高陇、火田、腰潞、虎踞、严塘、马江、舲舫、枣市、界首等乡镇)全境或部分地区的广大区域陷入敌手,至1945年2月26日,日军撤离茶陵,前后盘踞茶陵达八个月之久。为此,茶陵人将日军占据茶陵的这八个月称为“黑色八月”,期间,发生多起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

    野蛮的屠杀,迟来的纪念

    1944年8月29日(农历七月十一)上午,日军以茶陵城郊村民于27日配合县自卫队在城墙下杀死一名日本兵,并夺走了枪支马匹为借口,开始对村民们实施野蛮的报复性集体大屠杀。他们分兵袭击城郊首善镇芫上村(今城关镇农林村)毛里甲(今农林村一组)、龙家里(今农林村十二组)。龙家里80多个无辜村民被打落水中,射杀在“血泪墈”(在农林村十二组),毛里甲37个村民被驱赶到河墈边,惨遭了同样的厄运。同一天下午,一群日军扑向上头园里(今农林村七组),将130多个村民逼到“血泪一塘”,在日军的刺刀下,村民的累累尸身填满了水塘。

    30日清晨,一群日军再一次窜至毛里甲,将30多个村民驱赶到塘墈边,在日军的乱刀砍杀中丧命“血泪三塘”(当地称刘家塘)。同一天下午,另一群日军包围了下头园屋场(今农林村八、九、十组),他们潜伏在屋场附近,五点过后,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将50多个返家村民包围起来,悉数杀害在“血泪滩”(在农林村八组)。

    9月3日中午,日军在村民返家安葬死者的时候,突然窜入上头园(今农林村六组),64个村民全部殒命于血泪二塘。

    据事后统计,在此之前,芫上村本是一个有200多户人家、1200多人的大村庄。经过8月29日到9月3日的大屠杀之后,突然丧失了879人,减少了47户人家。大屠杀的幸存者回忆说,当时日寇将来不及逃走的无辜村民,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抓住不放,凶残的日军,有的抓住小孩按在地上活活扯死,或者用刺刀捅入肛门活活杀死,有的抓住老人用舂米的木椎生生地砸死,他们用棕绳把抓来的村民捆住之后,赶往池塘边、河墈边、水井口,用刺刀捅死后再丢入水中,或者推入水中再用枪射杀,或者绑上楼梯石头浸死,或者丢入水井中,然后用尸体封住井口,将井中的人憋死。当有人反抗时,他们把反抗者捆绑在树上,用刀一刀一刀地杀死,或者用香火慢慢地熏死。

    8月29日拂晓,同样的屠杀发生在比子巷河滩。日军从东门出发,兵分两路包围了今洣江乡下窑井脑上。13个来不及逃走的村民被日寇逼到东门河边比子巷,许对生的孩子最先被日军射杀在河里。日军将其余12个村民4人一组捆绑住后,再推落水中射杀。事后,这12人中,仅有陈夏英(又名陈夏姑)一人幸存。这就是骇人听闻的比子巷“七·一一”惨案。

    在上述屠杀事件之中,日军杀我同胞之多,杀我同胞手段之残忍毒辣,可谓亘古未有,惨绝人寰。为了缅怀死难同胞,教育后代牢记血泪历史,早在1969年,当时的城关公社(今云阳街道前身)党委主持召开了控诉日军蹂躏我同胞罪行的主题会议,决定将当年日军杀我同胞最多的水塘、河滩、河墈依次命名为“血泪一塘”“血泪二塘”“血泪三塘”“血泪滩”“血泪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塘一滩一墈”,并在“三塘一滩一墈”岸边各设立了一块砖石水泥结构的简易纪念碑。这些纪念碑正反两面分别用黄色油漆写上了碑文及死难者姓名。同年9月,城关公社还举办了侵华日军进犯茶陵罪行主题展览。当时,茶陵县委组织了机关干部群众及学校师生前往参观。

    追思缅怀之碑,爱国教育基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城关公社设立的五块简易纪念碑仅存四块,其中“血泪二塘”简易纪念碑于1982年被村民拆除,其余四块碑上的文字也多因年长日久而字迹漫漶,难以辨认。

    不仅如此,随着大屠杀幸存者的逝去,熟悉这段血泪历史的人越来越少,除少数茶陵文史爱好者之外,即连许多当地村民也对发生在此的惨案一无所知。

    2004年1月,一个名叫许湘生的古稀老人来到茶陵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在荣华村修建纪念碑,以此纪念荣华村惨遭日军屠杀的死难者。这个要求代表了所有“黑色八月”经历者及芫上大屠杀、比子巷“七·一一”惨案幸存者的呼声,引起了茶陵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茶陵县委、县政府安排茶陵县档案史志局查阅档案,去惨案发生地调查,搜集整理、核实相关信息。

    茶陵县档案史志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在调阅档案、走访调查之后,统计出了两组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在日军屠刀之下,茶陵有9440人罹难,17011人受伤或致残,170余户人家被杀戮殆尽;在日军蹂躏之下,茶陵有1200多栋房屋被毁,11135头耕牛、8000多头生猪被杀,71475担粮食遭抢,财产损失折合当时的法币达1264亿元之巨。

    出于牢记历史、缅怀死难者、教育后来人的综合考量,茶陵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来纪念在“黑色八月”期间所有惨遭日军屠杀的茶陵同胞。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县政府拨出专款,于2004年9月在与县城一河之隔的荣华坳修建起了一座大理石纪念碑,这就是侵华日军茶陵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侵华日军茶陵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通身高7.5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它独立于洣江河畔,与笔支塔遥相呼应,与农林村隔河相望。这座纪念碑底层为仿厝坟方形底座,底座上是高高的长方体平顶碑身,除碑文之外,这座纪念碑上没有碑名题字,也不带装饰性纹饰,给人以朴素凝重、庄严肃穆之感。受县委、县政府委托,时任茶陵县档案史志局局长的彭东明先生撰写了碑文。

    为适应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2005年7月,茶陵县委宣传部将日军茶陵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与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烈士陵园公布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11月,这座纪念碑被株洲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