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江小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实践意义。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认真抓好学习宣传贯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理论武装,对标学习“跟得紧”。在理论学习上走深。发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第一议题”示范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辅导、读书班、座谈会,推动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结合起来,以上率下抓好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在专题宣讲上走心。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屋场会、“门前三小”等载体,开展多层次、广覆盖学习和对象化、分众化宣讲,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走进千家万户。在研究阐释上走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市社科课题、市级智库等作用,做好重要讲话精神学理化、通俗化、大众化阐释,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二、强化宣传引导,凝心聚力“跟着走”。紧扣主题主线。在市属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刊发系列评论言论,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积极评价、认识体会、举措打算、实际行动,充分反映全市上下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良好风貌;深入开展“非凡十年”专题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各项事业发展的非凡成绩和宝贵经验。打造热点热线。统筹内宣外宣和网上网下,强化多媒体报道、多样化展示和多终端推送,形成规模声势。筑牢底板底线。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排查风险隐患,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深化网络综合治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三、强化落地落实,知行合一“跟得上”。擦亮文明底色。坚持全域全员全程全面创建,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文明素养等短板,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壮大文旅产业。深度开发红色、绿色、古色、夜色资源,全面打响神农炎帝陵、五彩醴陵瓷、中国动力谷、红色根据地品牌;高水平开好首届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统筹做好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赓续红色血脉。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做好《毛泽东在株洲》编辑出版工作。涵养德善风气。组织好第七届株洲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建好用好“爱心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