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寄语:希望将神奇而伟大的中华医学薪火相传。
人物名片:张群,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心的首席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曾荣获“湖南省先进工作者”“雷锋式健康卫士”等称号。
对于张群而言,中医药是什么?
他可能会说:是童年把玩的药材;他也可能说:这是外公流传的手艺,需要传承;他更可能会说:这是治病救人的法宝,是值得一辈子奋斗的事业。
●自幼坚定行医济世之心
8月10日,在省直中医院的中医传承创新诊疗中心的专家诊室,不少患者正排队等候张群为自己把脉问诊。
来自邵阳的张群出生于中医世家,其外公蒋戒三老先生行医60余年,在当地颇负盛名。跟在外公身边长大的张群,自幼受中医药文化熏陶。
“小时候,别的小孩在爬树、玩泥巴,我就在外公的药房捣鼓海马、蜈蚣等药材,就连零食都是枸杞、肉桂。”张群介绍,外公除了喜欢教他辨认各种药材,还总爱教他诵读《黄帝内经白话版》《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书籍。
他最爱干的还是上山采药。
“即使同一种药材,生长在山的阳面或阴面,药性也会不一样。”张群说,一次次的翻山越岭让他在大自然中辨识了各种药材,熟知它们的药性。
他最感动的还是随外公出诊,“每次遇上家庭困难的老乡,外公常常分文不取。”
耳濡目染下,张群坚定了行医济世的心。2002年,他放弃报考重点院校的机会,最终如愿考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
●“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张群是个爱较真的人。他曾用近3年时间,对家传近千张处方逐一剖析论证,力求还原患者当时的病况。对于个别存在疑惑的经典病例,他不惜奔波数十公里寻找患者,求证当时的病情及疗效。
在日复一日的钻研中,张群的医术日渐精进。名声大噪的他却始终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医生,就应该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几年前,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来到他的诊室。因为严重的关节感染,该患者长期遭受膝关节疼痛的折磨。
“我本来凑了些钱想来住院,但在坐车途中不小心把钱掉了,口袋里只剩下200多块钱。”在诊室内,老人伤心地说道。
“不要紧的,先看病。”见状,张群赶紧安慰老人。在详细问诊后,他给她开了10付中药,并主动借给她100元,让她买好药回家煎服。
10天后,老人家的腿疾大为好转,她和老伴早上5点就起床杀了一只鸡,走了十几公里山路到车站,又坐了1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张群的诊室。为的就是要把100块钱还给他,另外送一只鸡表达感谢。
“你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的医生。”临走时,老人激动地说出这句话。
●抗疫的“网红”医生
在不少人眼里,张群是一名“网红”医生。
去年8月30日,中央电视台2套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专题节目《抗击疫情的中药力量》,张群作为株洲市新冠肺炎定点隔离救治医院的中医组专家,在全国观众面前侃侃而谈,介绍了中医药抗疫的“株洲模式”。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中医”,他的战疫经验丰富。
去年7月,面对极难对付的“德尔塔”变异株,张群发挥中医专长,通过“一对一”视频诊断,为每位患者因症施治,并研发了既美味又益体的药膳。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开患者的心结,减轻对方的焦虑情绪,他还会每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他和其他专家组成员的辨证论治,两名重型患者的血常规、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血生化等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已先后治愈出院。
除了驰援本地抗疫,他还发挥所长,为身处国外的同胞诊治。去年8月25日,张群接到了一个特别的求助电话。原来,他一位同学的表弟在日本工作时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这让身处国内的家人心急如焚。
“当时,这名患者已出现了咳嗽、嗅觉丧失以及手抽筋的症状。”张群说,他根据日本的气候,为这名同胞开了祛湿解毒的中药。对方服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这些症状便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