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株洲话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调

    上个世纪,一个株洲人到北京出差,饭菜吃不惯,便去百货商店买腐乳。他担心营业员听不懂他的株洲方言,便操一口塑料普通话对营业员说:“同志,请买一瓶猫鱼。”营业员当然不知何为“猫鱼”。

    还有个老故事,一小孩去学校报名上一年级,老师问其家庭成分:你屋里是什么阶级?回答:麻石阶级。

    株洲方言中的名词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有些名词的发音完全与现代汉语文字所指的物品“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北方人来株洲,先得看看我这篇株洲话翻译。

    株洲方言中,很多小动物的名字都怪怪的。比如青蛙叫“麻拐”(大胜岭有麻拐塘);蝙蝠叫“檐老鼠”(屋檐下像老鼠的动物);蜻蜓叫“洋咩咩”;苍蝇叫“饭闷子”;绿头苍蝇叫“羌(青)头闷”;蚊子叫“闷子”;蠓虫(咬人的很小黑虫)叫“鸡屎闷子”;鸟读作“屌”;麻雀叫“麻鲶子”;蚯蚓叫“曲线子”;荸荠叫“茨菇子”(株洲地名有茨菇塘);很小鱼的叫“细鱼楞子”、“驮楞子”;螺蛳叫“螺豆壳”;配种公猪叫“脚猪子”;金龟子叫“哼哼”;蛇读作“煞(sha)”;菜苔叫“菜蕻子”;晚些叫“晏 (岸)点”、晚上叫“亚(夜)星”。不过,有意思的是,株洲方言中的猪马牛羊鸡鸭鹅等的发音倒是和现代汉语差不太多。

    株洲方言中,身体部位的说法也很有特点。头叫“脑壳”;脖子叫“颈(讲)根”“颈把子”;小臂叫“手把子”;大腿叫“大腿把子”;小腿叫“泥腿把子”;拳头叫“坨信”,“掂你一坨信”就是“给你一拳”的意思;踝骨叫“罗拐”;心脏叫“脔心”;眼睛叫“眼(庵)珠”;眼屎叫“庵屎咖子”;鼻子叫“霹(鼻)子”;鼻屎叫“霹屎咖咖”;鼻涕叫“鼻哒脓”;模样叫“样范”、“式样”;赤读“察”,赤膊叫“打察布(膊)”、裸体叫“打屌胯”。

    各种称谓也有意思。家读作“尕”(ga),又称“屋里”;公公叫“家(尕)爷老子”;婆婆叫“家(尕)娘”;亲家叫“庆尕”;妻子叫“堂客”;妇女叫“堂客们”;妹夫叫“妹郎子”;小孩子叫“细人几”;小偷叫“窃牯子”;农民叫“作田胡子”;干重体力活的叫“下(哈)力的”;乞丐叫“诰(叫)花子”。

    还有不少名词也需要翻译。好比水读作“许”(xu);开水叫“滚许”(xu);戏读作“企”,“花鼓企”就是花鼓戏;尿布叫“片子”;木炭叫“白炭”(明明是黑色的);垃圾叫“灰屑子”;棺材叫“寿器”;剩饭叫“现饭”;面粉叫“灰面”;饼读作“煸”;糖读作“潼”;腐乳叫“猫鱼”;猪头叫“挂脑壳”;槽头肉叫“颈(讲)圈肉”;辣椒叫“班椒”;藠头叫“藠脑壳”;棉衣叫“袄子”“滚身子”;毛线衣叫“绳子衣”;扫帚叫“扫把”;竹扫帚叫“楂扫把”;车读作“差”,“汽差”、“火差”“土差子”(独轮车)……

    株洲外来人口很多,随着本地人和外地人的不断融合,今天的株洲话,已有不少改变,但仍保留了不少株洲方言中的名词,只是发音更接近普通话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