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幸福满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嘉

    通讯员/卢宇辉

    文明是株洲最美的城市标签。

    文明之城的最美模样,是家门口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街头蔚然成风的志愿服务,是提质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是处处涌动的城市文明新风,是百姓脸上洋溢的幸福微笑。在株洲,你如果问起这座文明城市的“关键词”,不同的市民大多会给出这样相同的“标准答案”:文明的礼让风气、宜居的城市氛围、贴心的服务风尚。

    文明城市,是礼让的城市

    走到珠江南路斑马线前,市民陈女士正盘算着要不要横穿过去时,长串车流像约好似的,陆续停在斑马线前。一位司机从车窗探出头,微笑着挥手让她先过。备受礼遇的陈女士感慨:“来这座城市仅半年时间,不少建筑、道路都是陌生的,但心里却有一种归属感——这里到处充满暖意。”

    株洲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文明种子播进市民的心田。漫步天台路、新华西路、建设南路等主干道十字路口,越来越多的驾驶员能够自觉礼让行人,市民过马路也越来越守规矩。在长江北路、红旗南路、滨江北路的临街门面、路边灯柱、公交站台,已然不见“牛皮癣”,而是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牌。在密集的“文明出行”宣传与强力的交通整治下,公交车司机开始习惯了礼让行人。渐渐地,出租车与私家车也有了礼让行人的意识。身穿红马甲、手拿小红旗的“礼让斑马线”志愿者形象日益成为株洲街头靓丽的风景线。

    盛夏时节,热气蒸腾。8月8日上午,由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携手参与的创文常态化联合执法持续推进,在长江广场路段,执法人员拦停一辆驾驶员没戴安全头盔,且无牌、非法安装遮阳伞的电动车,随即交警依法对驾驶员进行思想教育并拆除其遮阳伞,引导就近上牌。

    今年以来,株洲通过加大交通秩序治理力度、开展文明交通创建评选、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交通环境日益和谐,交通秩序持续向好,安全文明出行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文明城市,是“升级”的城市

    “走在株洲的大街小巷,真干净。”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市区部分农贸市场不仅硬件设施、卫生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服务态度、文明行为等方面也在不断改变。

    石峰区湘天桥农贸市场是个已有30多年的老农贸市场,经过提质改造后,如今焕然一新。8月9日上午,市场大门口彩旗飘扬,日常防疫措施规范到位,摊位整洁、门店全部入户经营,地上也看不到烟头、槟榔渣等。今年6月,石峰区城管局与湘天桥农贸市场方联合打造了“湘天桥便民市场”, 专门引导自产自销的菜农和流动摊贩在指定区域内经营,杜绝了以往市场周边和马路上乱摆摊位、占道经营现象。

    “不用挑着担子到处跑了。”菜农齐先生说,市场建有立体停车场,还新修建电动车、摩托车停车坪,方便了前来买菜的群众,让他们也有地方停放工具车。

    农贸市场“升级”,从问题着手,在硬件上使力。去年以来,全市启动《株洲市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计划用3年时间,对城区农贸市场全面实行标准化提质改造。如农贸市场的公共厕所要达到国家二类公共厕所的标准,活禽交易摊位要相对集中,且与其他摊位保持一定距离。此外,像摊位摆台高度、过道宽度,也都有统一要求。

    文明城市,是服务的城市

    近日,天元区文家冲社区“喜迎二十大,争创文明城”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活动拉开序幕,舞蹈、情景剧、太极武术等精彩节目逐一上演。

    “家门口就能免费学拳,太好了。”居民张师傅说,他在社区公益太极班上课数月,在教练的带领下,这次也上台表演了一套太极拳。文家冲社区充分利用小区闲置区域,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延伸到小区,打造5分钟便民服务圈,在辖区栋楼的架空层设置了邻里驿站、文化科普长廊、志愿服务区、健身区等功能区域,志愿者轮流值班,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目前,株洲已经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397个,成为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的基层治理新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小茨微檬志愿服务中心200多名骨干社工、志愿者、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创文、帮困等基层治理工作,每月至少为群众提供4次理论宣讲、文明法治、健康科普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株洲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地发展。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我市要按照“五有”建设标准,即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实现所有县级行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0%覆盖。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