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硬质合金产业“硬气”十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晓燕

    通讯员/何庆文

    硬质合金入库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2.26%,为年计划的55.97%;发货量累计同比增长12.56%,为年计划的56.55%。上半年,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株硬集团)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产销量超半的目标。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株硬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持续擦亮“钻石牌”品牌成色,让株洲硬质合金这块特色招牌,在更大舞台闪亮发光。

    创新引领 打造株硬“硬度”

    突破超细微型钻头合金材料技术后,如今,株硬集团型材分公司已可批量生产一款细如发丝的钻针材料。用这款钻针材料制成的微型钻头,能够在一平方厘米的精细印刷电路板上,留下2500个大小一致的钻孔,孔径肉眼难辨,钻头不断不弯。

    在株硬集团,这样的“神器”屡见不鲜。既有要用放大镜才看得到“真身”的“小精怪”,也有超过200公斤的“大家伙”,连钢铁在它面前都如同“面团”。它们能“上天入海”,大国重器、国家重大工程都有其身影;它们还能“钻山打洞”,株硬生产的盾构刀成为盾构机的“利齿”,掘出一条条地铁隧道。

    近年来,持续的科技创新,增加了株硬的“硬度”,也让株硬集团的产品线更加丰富,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一切,给了株硬集团参与国际竞争的底气和实力,在与海外市场传统硬质合金强势企业同台竞技中屡屡胜出。

    带着国家“一五”时期156项重点项目之一的身份,株硬集团一路走来,与时代同频,引行业进步,靠的就是创新引领。尤其是近几年,株硬集团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用“三招”激发创新活力。第一招,裂变,变“大研发”为多个“小而精”,充分发挥个体活力;第二招,激励,改基于技术开发为基于市场开发,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生效;第三招,造池,以层出不穷的新品需求和科研立项为吸引人才前来的“创新池”,引清华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名校毕业生慕名而来。

    人才与创新相得益彰,产品与市场互为增进,株硬集团新产品对销售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科技成果更是“春色满园”,株硬螺旋孔棒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升级版球齿产品、风火轮系列辊环、高品质冷镦模等重点产品得到快速突破,还有部分产品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进口替代。

    深化改革 跑出株硬速度

    疫情反复与国际形势引起的全球供应链危机等诸多因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降本增效,成了促进盈利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株硬集团型材分公司对混合料工序,调整喷雾塔参数、细化实收率指标、规范员工操作,实收率再次提升1.4%。同时,工艺技术人员改进大直径产品的成型工艺参数等,彻底解决了某型产品的质量问题,返烧合格率大幅提升。

    株硬集团提出全面再创业,成为硬质合金行业内首个“吃螃蟹”的企业。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增强企业的科技进步创新能力、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国际国内市场开拓能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运行机制内在活力等。年初,按照株硬集团安排,型材分公司与各生产工序和部室签订IPD承包协议,大大提升了各单位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劳动生产效率得到同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株硬集团年硬质合金产量增速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十四五”开局之年,株硬集团全年硬质合金产量较上年增长29%,销量增长33%,利润总额增长279%,在全面再创业征程上迈出有力步伐。

    锻长补短 攀登株硬新高度

    近日,株硬集团粉末事业部举行“中粗碳化钨粉智能生产线MES项目”启动仪式。

    MES系统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各类数据的自动采集功能,生产计划、工艺质量、设备及能源,产生的数据都将直接获取到MES系统,同时与株硬集团SAP系统直接对接,不再需要人工录入数据,确保了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项目将于今年12月份设计开发完成并上线试运行。

    该项目的实施,能够为株硬集团粉末事业部中粗碳化钨粉智能生产线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并最终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透明化。

    近年来,株硬集团快速对接新的生产管理系统,已完成生产智能化转型,先后投入建设了异型技改、大制品技改、500吨超细粉末技改示范线、混合料扩能等数智化改造项目。

    同时,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以2000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技改项目为契机,在行业内首家采用新技术、利用烧结产生的余热进行供暖,省去了燃煤、燃气、燃油等锅炉房系统,避免产生废渣、废水、废气和烟尘,节能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锻长补短,株硬集团正全面提升实力,在深入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攀登新高峰,打造新高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