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活”了 集体经济“壮”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王清华 李雨晨

    7月21日,醴陵市茶山镇铁河口村,金黄色的稻浪在田间翻滚,颗粒饱满的谷子簇拥着,热浪吹拂卷起阵阵稻香。

    炽热的阳光下,收割机穿梭在田间,一粒粒饱满的稻谷沿着机器管道喷泻而下装入袋中,将小货车装得满满当当,好一派丰收景象。

    “你看这谷子,籽粒饱满。只要几天,2000多亩早稻就将颗粒归仓。”站在田埂上,看着机械穿梭,铁河口村党委书记汤道武欣慰地说,“现在农业生产效率高,晚稻的秧苗已经在育秧大棚里了。”

    要想推动产业发展,土地是关键。去年4月,铁河口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依托村级供销惠农服务社,整合村里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君信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君信联合社”),流转村里4000多亩农田种植水稻,村集体占股18%。

    “以前是种植大户各自为战,现在是抱团发展,既整合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又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汤道武说,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其中君信联合社贡献了约3成。

    盘活资源,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

    铁河口村位于省道313沿线,渌江从村里流过,距醴陵城区十几分钟车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村里地势平坦,农田主要种水稻和蔬菜。

    今年49岁的汤小丰与农田打了30年“交道”。过去,他一直是“单兵作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君信联合社成立后,他成为监事长。流转的土地加在一起,比之前“单打独斗”时的面积增加好几倍,但汤小丰却感叹轻松了不少。

    “以前单干时,什么机器都要买,还要会使用,什么活都要干。现在联合社分成了机械服务、植保飞防等几个专业小组,大家各司其职,由联合社统一调配。”汤小丰说,“虽然耕种面积大了,但管理压力变小了。”

    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汤道武介绍,秉承“好事办好、农民自愿、合理有偿”的工作原则,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引导农户积极有序参与土地流转。

    “村里的土地全部流转了。”在汤道武看来,此举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能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同时还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外工作,但土地没有撂荒。”他说。

    合在一起,意味着资源得到更好配置,种粮成本也有所下降。汤道武说,君信联合社有大型机械设备80多台,大家不再“自扫门前雪”,统一调配,农忙时还到邻近村镇作业,为联合社增加收入。另外,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统一采购,价格更低,

    去年,君信联合社还斥资40万元,新建了一个智能化育秧大棚,育秧只需20多天,且培育出来的秧苗粗壮、整齐,密度适中,存活率更高,能满足8000亩秧田用秧需求。“经济效益一般,但社会效益很好。”汤道武直言不讳。

    拓宽思路,产业融合激活“造血”能力

    “铁河口村是合并村,当时另一个并过来的村有些债务。这些年,在村党委带领下,用活土地资源,发展水稻、果蔬等种植业,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累计偿还了130多万元。今年还获评省级特色精品乡村。”说起村里的变化,汤道武打开了话匣子。

    “党建引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汤道武说,村党委下设4个支部,有141名党员,制度落实到位,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把力量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新建村部,党员积极捐款,募集资金44万元;村里安装路灯、拓宽村道,党员带头,出钱出力;疫情防控,党员义务值守……近3年来,党员为村里的发展,累计捐款近百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来到位于铺湾组的逸风航空培训基地,8米宽的道路令人心情舒畅,视野开阔,果蔬飘香,鱼塘里肥美的鱼儿欢快地游动。

    铁河口村有种植蔬果的传统、靠近城区的区位优势,汤道武介绍,村里计划引导特色种养殖户加入君信联合社,促进农业增效。同时,做好党建、山水、土地“三篇文章”,多元“造血”,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曾组织党员、组长到浏阳等地集中学习,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成为共识。”汤道武说,计划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家乐、民宿、休闲娱乐等业态开发,推动农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