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见诗》:一碗读书灯,一个茶仙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书评

    嘉树

    《吃茶见诗》是一本难得的书,着书之人须品得了茶,读得了诗,写得了文章。王亚老师兼有之,三者融合为一,书中有诗性,有茶气。我在一碗读书灯下,遇见一个茶仙人。

    王亚老师说书里都是茶余时写的文章,我们读来能见茶烟袅袅升起。她在后记里写道:“‘起’似茶烟断续,徐徐不歇,文气也如此才好,你以为幽眇无序时,它又绵绵不绝。”虽然她自谦道,“我写文章时,时灵时不灵。”但书读下来,才华与情趣蕴含其中,明明是散文,字里行间却诗意丰沛。

    《吃茶见诗》分为两部分,一册《茶烟起》,一册《营闲事》。《茶烟起》写的是茶诗茶事,《营闲事》写的是音、画、酒,皆是文人的情趣。王亚老师明明是生于当代的女子,须为生计日夜营营,却趁茶余遁匿至古人生活的天地。她与友人饮酒,饮至微醺;夜幕降临时,偷偷地摘一朵腊梅,点缀心情;给自己熬上一碗茶粥,找寻外婆留给自己的味道;独饮时,神交苏东坡、白居易等众多文人雅士。

    人们喝茶时,一般仅以好喝不好喝为区分,王亚老师却能用文字写出茶的诸般滋味,就如同一个画家跟人形容如何画一朵花,颜色、脉络、形状,条分缕析。而描述“一口茶”,难度更甚,先要有敏感的味蕾,再要有精准且富有美感的文字。

    她笔下的茶有颜色:

    “这茶水里有一抹鲜绿,与滚水泡来的黄绿截然二致。”这就好像她在书里引用的白居易的诗:“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让人联想到,“活色生香”的字面理解,是要在生活里看见颜色,生活才有滋有味。

    她笔下的茶有脾性:

    “熟普的茶气似乎颇合儒家的中庸、淡然、温和,没有了生茶的莽撞个性。可是,软软的更能入胃入心,将喝生茶时的浮躁一股脑清涤了,一种散淡气息由柔润的茶汤里弥散出来。”

    她笔下的茶亦有情味:

    “冬夜里几碗胡椒茶喝下去,汗珠也沁出来了,暖暖的,浑身通泰。后来,外祖母过世后,我好多年不喝了。去年回家,念起外祖母的胡椒茶,母亲便煮给我吃。不知是哪个程序不对,还是茶与胡椒的问题,全然不是那个味道。或者,我只是念那些坐在灶边煮茶的夜晚吧。外祖母走了,茶慌病总不得根治。”

    她对茶的感受是极好的,好在有滋味,有情味,还有趣味。写能让人内心安静的文字,已是难得,她却不限于此,常常有段落,让人不禁莞尔一笑。比如写苏东坡为了得一个茶臼,在文章里千叮万嘱;比如写自己揣测白乐天的“仍弄小男儿”,以为写的是“好基友”,其实是老来得子;比如写自己懒,给自己的雅舍取名时,想到云也懒,猪也懒,在懒云窝与懒猪窝之间,取了“懒云窝”。

    她是率性的,她说朱熹朱老夫子论学自然是集大成者,作诗嘛,不说也罢。她既喜欢意境极美的诗,也喜欢知堂的爽冽:“以后应当努力,用心写好文章,莫谈人家鸟事,且谈草木虫鱼,要紧要紧。”

    我将《吃茶见诗》与她八年前的《一些闲时》对照着读,在文字里,我也看到了一位作家的成长。在我的观感里,现在的文字较之过去,在“信、达、雅”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文字极其凝练,富有诗意,读来行云流水,内心舒畅。亦是吃茶见诗。

    与王亚老师六年未见,若是说六年前对她的印象,偏向于她喜欢的张岱,更有江南女子的婉约,今年见她,则更像她喜欢的苏东坡,明媚里多了爽朗与豪气。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