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队长》: 让少数人抵达的极致之美 被更多人看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温琳

    8个不甘平凡的普通人,包括每天生活两点一线的白领、卖掉自家小店的店主、背负沉重KPI的销售、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挣扎的创业者……2019年,他们和7名高山向导一起,在专业高山向导、队长苏拉王平的带领下,经历40多天的艰难攀登,终于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中国首部沉浸式体验攀登珠峰全程的纪录电影《珠峰队长》,记录了这支由普通人组成的民间登山队,朝世界之巅一步步靠近的攀登全过程。7月2日,《珠峰队长》正式上映。7月12日,在苏宁影城苏宁广场店里,苏拉王平接受了记者专访。

    “一个人一辈子可以不登山,但是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大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珠峰队长’。”作为影片和现实生活中的“珠峰队长”,苏拉王平从事登山运动已有21年。在一次次向高海拔雪山进发的过程中,他渐渐有了一个“雪山电影梦”,想拍出一部攀登珠峰的电影,让少数人抵达的极致之美,被更多人看见。

    从放牛娃到“川藏队”队长

    苏拉王平出生在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三奥雪山脚下,当地因只有8户人家而得名“八家寨”。

    以前从县城到村里,有十几公里不通公路,没电、没水、更不通电话,跟外界沟通非常少。庄稼一年只产一季,更多的收入靠放牛、放羊、挖药材。

    苏拉王平23岁那年,他刚刚中专毕业,在家等着分配工作,恰逢中国登山协会的运动员到三奥雪山考察攀登,苏拉王平申请加入他们团队,并担任背工。

    这次登山之旅让苏拉王平见识到了什么是专业的“登山”,也改变了他的人生。他突然意识到,虽然自己从小就在这座山上放牛放羊,但从未真实认识过这座养育自己的大山。

    于是,苏拉王平告别家乡,来到成都,成为了一名高山向导。这是以帮助他人实现攀登雪山的梦想为职业,除了在登山过程中要保障客户的安全,还要关注他们的攀登体验和收获。

    “四川有这么多山峰,我觉得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向导队伍。”当了两年多的高山向导后,苏拉王平意识到,以前“靠山吃山”就是放牛放羊,如果民间登山运动火起来,冰天雪地也可以转化成“金山银山”。

    苏拉王平想到了从小一起放牛长大的小伙伴。“他们好多都没怎么上过学,都希望走出大山。在雪山上他们才是最厉害的,只要加强登山技术和服务意识就行。”天时地利人和,苏拉王平觉得这条路行得通。

    于是,2003年,三奥雪山协作队正式组建,首批7名队员全部来自苏拉王平所在的村子。19年时间过去了,三奥雪山协作队也成长为川藏队,该队也拥有了56名具有高山向导从业资质的藏族协作队员和10余名工作人员。

    苏拉王平说,通过登山,不少队员已经开上了越野车,有的还在都江堰买了房子,“他们出来以后,眼界打开了,思想也打开了”。而他本人,也从放牛娃,逆袭成为“川藏队”队长。

    40多天的攀登,圆梦世界之巅

    对于大多数攀登者,珠穆朗玛峰都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苏拉王平也不例外。

    “为了攀登珠峰,我可以说准备了十几年。”不过,苏拉王平觉得,作为一支民间登山协作队负责人,个人登顶没有任何意义,他更希望做一次“珠峰队长”。

    2019年4月8日,苏拉王平作为队长,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8名队员和“川藏队”7名高山向导,组成珠峰登山队,从成都出发,来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在电影《珠峰队长》中,这支民间登山队在尼泊尔的珠峰南坡集结出发,穿越裂缝深不见底的恐怖冰川,攀上高达千米的蓝色冰壁,爬过山体岩石断面的“黄带”,面对 “窗口期”极端的恶劣天气和可能发生的冲顶“大堵车”,他们朝着世界之巅一步步靠近。

    5月15日,苏拉王平带领“川藏队”,成为2019年第一支登顶珠峰的队伍。“我们第一时间拿出了五星红旗,让五星红旗飘扬在珠峰顶上,那一刻心情是非常激动的。”苏拉王平说。

    一次完整的登山过程,登顶固然算是成功,但是更多风险在下撤过程中。“我觉得下山更危险。”苏拉王平说自己和死亡最近的一次,就是下山时遇到电视般大的落石,差一点就砸到了他,“很多风险你是逃也逃不掉的,如果真的砸中只会粉身碎骨。”

    在攀登珠峰40多天里,苏拉王平瘦了10公斤,但他高兴的是,他带领的“川藏队”全员安全回家。

    让普通人也看到珠峰的风景

    登山难,登珠峰更难,登上珠峰并完成电影的摄制则“难于上青天”。

    当苏拉王平决定将攀登珠峰的经历拍成纪录片时,有无数人劝过他“还是算了吧”。毕竟他只是登山队的队长,对影视行业一窍不通。

    但这些“不看好”的声音都没有改变苏拉王平的决心,“国内没有一部真正的珠峰纪录片能上院线的,外国的也没有完整记录的。”

    苏拉王平说,中国登顶珠峰的仅有530人左右,也就是说普通人基本上没有机会看到真正的珠峰顶峰,“我想让更多普通人在电影院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攀登珠峰、让更多的人了解珠峰”。

    高山摄影师需要在高海拔恶劣地形和气候下拍摄,工作难度很高,对身体素质要求也很严格。为了能顺利拍摄,川藏队只能选择在高山向导中培养高山摄影师。

    “我们在高山向导中培养了10位有潜力的队员,经过了六年的专业培训,有四人更是无人机的高手。”苏拉王平说。

    这些高山摄影师在七八千米的极端环境下,除了要背负足够的氧气之外,要保护七八十斤重的摄像设备,并全程负重攀登珠峰的同时,稳稳拍摄这条陡峭艰险的攀登路上的各种镜头。

    另外,过高的海拔和极低的气温,对所有摄影器材的正常运转和保护提出高要求。为了防止电池因低温没电,摄影师们白天会把备用电池放在贴身衣兜里,晚上则塞进睡袋。

    “拍电影,我们是业余的,但我们去了别人去不了的地方,拍下来了前所未有的素材。”苏拉王平说,拍摄的有效素材长达21个小时,虽然纪录片时长有限,不能全部呈现,但这些影像资料就是大家用命换来的宝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