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开启“双抢”模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天元区马家河街道太高社区正在进行早稻收割工作。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娜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如

    通讯员/杨炽焰 王思琦 文钦

    风吹稻浪,满目金黄。7月中旬开始,天元区多个双季稻综合示范片里,种粮大户纷纷开启“双抢”模式,进入早稻抢收、晚稻抢插的关键时期。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轮番上阵,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三门镇株木村,221亩的双季稻综合示范片,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头。种粮大户李新良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在金黄色的稻田里,脱粒箱“吐出”稻谷,运粮车在乡间“奔跑”。李新良今年共种植了700多亩水稻,其中,双季稻200多亩,一季稻500多亩。

    “今年,早稻产量每亩预计在400至450公斤,产量比往年高出50多公斤。”李新良笑盈盈地说,耕、种、收全程都是机械化,200多亩早稻田,3台收割机同时作业,预计每天收割100亩,计划在10天内完成收割、耕田和插秧。

    今年产量高,主要得益于全程机械化操作。李新良总结道:“通过插秧机插秧,水稻株数更多、更均匀,品质更好。收割机收割能减少粮食的浪费,播撒有机肥,让稻谷颗粒更饱满。”

    作为双季稻的第二季,晚稻插秧在早稻收获之后,随即展开。7月14日上午,雷打石镇霞石村的双季稻综合示范片,种粮大户谢立新开着插秧机,在水田里有序穿梭。

    平平整整的水面上,插秧机驶过的地方,留下一排排嫩绿。“与以往人力插秧不同,现在都是机器插秧,不仅节省劳动力,而且插秧的株数更均匀、产量更高。”谢立新介绍,以往靠人工插秧,一人一天插不了一亩,现在一台插秧机,一天就能完成几十亩。他说:再过几天,会调来几台收割机,一天时间,把剩下的稻谷全部收割完。晚稻播栽抢的就是时间,早一天播种,产量就可能增加不少。

    聚焦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保安全。今年,天元区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分别在三门镇创建2个、雷打石镇创建1个优质安全绿色的综合示范片,示范片选用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开展早晚稻集中育秧、机械移栽,采取深翻耕、淹水灌溉、喷施叶面阻镉剂等技术,引导农户施用石灰、有机肥、种植绿肥等综合降镉技术措施,多地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双增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