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的古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大牛桌上有台琴,这台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是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

    我因某个古琴公益班与古琴结缘。在那里我认识了古琴斫琴老师刘胜华,他是炎陵古琴文化首位传承倡导者,我还认识了一位自学抚琴的老师——大牛。

    大牛实名非“牛”,只因属相和我同属牛,而且足足比我大一个年轮,所以我称他为“大牛”。初听大牛抚琴,是在那次分享会的直播中,因要在家带孩子我遗憾没能去现场。隔着手机屏幕看直播,只见大牛身穿一件灰色卫衣运动服与古琴有些违和感,但美妙灵动的琴声在大牛指间流泻而出,柔美恬静,舒软安逸,我瞬间被征服。从此,我成了古琴发烧友。

    再听大牛抚琴,还是隔着屏幕。“十一”长假刘胜华老师特意从深圳回炎陵,在炎陵思凯乐神农古琴馆举办了为期七天的首届炎陵古琴公益课堂。这次公益课程我初识古琴,了解古琴文化,也迫切希望有机会学琴。于是,我添加大牛微信,虚心请教,大牛也毫无保留,热心与我分享。后来,我才知道,大牛的古琴是自学的,习琴三年有余。有了刘老师的七天古琴启蒙课程,加上大牛的分享,我终于理解了古琴右手八大法:擘、托、抹、挑、勾、踢、打、摘;左手六态: 空、按、触、拨、击、滑。我隔着手机屏幕欣赏大牛在他家书房抚琴而歌《秋风词》,曲调凄切,令人凄然动容,曲后悲不能抑,感受曲中相思人的悲吟。

    何其有幸,我在生日前夕现场聆听大牛现场抚琴。大牛一曲《阳关三叠》,我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王维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我还在琴声中体会到了大牛对朋友的真诚和关爱。人生就如一场梦,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总会有人有缘相识,有幸相知,也总会有人离去。和刘老师一样,大牛始终保持谦虚低调的姿态帮助、引导琴友们静心习琴。大牛抚琴,琴声飘逸着他通透豁达的人生观;琴声寄寓着琴友们的执着和热爱,传递着炎陵古琴传承人的心声。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在艺术文化盛行的当下,古琴艺术略显孤寂,很庆幸在炎陵这座小县城掀起了古琴传承文化风。炎陵是炎帝的陵寝福地,始祖炎帝削桐为琴,结丝为弦,首创五弦琴,所以也可以说,炎陵是古琴的发源地,传承古琴文化是炎帝守陵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大牛、刘胜华老师、知琴、思凯乐企业、文化馆蔡馆长、唐学秦等等大爱无私的古琴文化传承人默默付出,在古琴文化的传承路上,真是各显神通。刘老师斫琴、大牛刻苦习琴、知琴组织研究古琴文化,思凯乐提供公益课堂场地,文化馆发动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刘老师还邀请他的师父和师姐师妹千里迢迢亲临炎陵开展古琴雅集,还有来自湘潭“一善门”的古琴铁杆粉丝黄勇的一路追随……

    大牛桌上琴声起,神农琴韵传万里,习琴这条路上我看到了慈悲、善念、大爱、奉献和传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