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全链条干部教育培训的株洲模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吴美瑛 易理

    市委党校以产业链思维积极探索推进教学改革,全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全链条管理的株洲模式,以实际行动在“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中走在前、作表率。

    夯实“供应链”,以优质“师资库”提升竞争力。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引育并重的原则,打造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师资库,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优质师资力量。一是实施“育才工程”培养生力军。积极选派青年教师赴外进修培训、参赛竞赛、送课送教、跟班助勤、挂职锻炼等,每年举办1-2次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及精品课评选,定期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常态化开展“每日读书打卡”“每周一学”“科研沙龙”等活动,近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29名,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专业化。二是实施“名师工程”做优主力军。坚持以名课建设驱动名师建设,组建教学督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推行每周集体备课、新专题试讲、听课评课、公开课示范课、课后学员意见反馈等机制,有效发挥“师徒帮带”“比学赶超”效用,专题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三是实施“引才工程”充实储备军。充分整合党校系统及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利用好“网上党校”等线上课程资源,精心选聘50名专家学者组建“三高四新”专家资源库,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定期邀请专家、名师、学者等来校授课。

    畅通“需求链”,以精准“专题库”提升吸引力。在做优主业主课的同时,创新富有株洲特征和实践特色的教学内容,打造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干部诉求、匹配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一是着眼“时”需,抓好理论武装。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主体,覆盖经济、党建、生态、文化、法治等领域的新思想“1+N”课程体系,精心打造《坚持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愤图强重振雄风的株洲答案》等新专题,主业主课占总课时比重达75%以上。二是围绕“人”需,优化课程体系。对照干部十大紧缺能力清单,针对不同类别、层级、岗位干部的不同培训需求,在教学安排和课程体系上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重点突出专业化能力、知识培训,创新开办“选调生经济能力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专题研讨班。三是紧贴“岗”需,精心设计专题。对照重点岗位及关键领域干部十大能力结构标准、十大专业素养库,形成“个性化”清单,开展“订单式”培养,创新开设“服务三高四新 提升法治素能”案例大讨论、“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研究式教学、“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株洲实践”现场教学等多个教学专题,举办“株洲大讲堂”2期,每期覆盖全市党员干部2000余人。

    发力“生产链”,以现场“实训库”提升战斗力。市委赋予“株洲大地就是党校课堂”的使命任务,党校将课堂拓展到工作一线,大力提高实训、现场、案例教学比重,着力提高学员在多元约束条件下攻坚克难的能力。一是“一部一品”激活力。要求每个教研部每年至少打造一堂精品课,形成一个以上的教学活动创新。国防教育与党性教育融合教学、“学哲学 用哲学”多维化教学、媒体沟通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已形成品牌,新型教学方式运用比例达到30%以上。二是“三个联合”拓资源。加强校校联合、校地联合、校企联合,先后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深圳)国际人才培训中心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省内、市外、市内筛选组建100个“三高四新”实训基地库,秋瑾故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13个教研基地在现场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一线练兵”增实效。组织学员赴上海5G全球创新港、杭州城市大脑等开展实训教学,在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渌口网格中心等地开展案例教学,在炎陵、韶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力求让学员看得见、学得会、悟得透、干得实。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