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岁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石少华

    小时候第一次看到粮票,我就被它漂亮的图案吸引了,一沓花花绿绿的小纸张夹在父亲的粮本里,显得十分醒目。

    与靓丽的外观比起来,粮票更重要的是其实用性。那时候,买包子、馒头、糕点都需要粮票,去饭店里吃饭吃面更是离不开它,甚至还有过拿着钱但没有粮票所以吃不上米饭、买不了馒头、包子的窘况。

    出门、出差除了带钱,粮票也是必须带的。当时,国家对城镇居民和职工的粮食实行凭证定量供应,我父亲出差、回老家或家里日常支出需要的粮票,都是由单位开证明,到粮店冲抵家庭粮本上的定额后领取。农村人几乎看不到粮票。粮票在当时是非常值钱的东西,若有人送粮票,那可不是一般的礼物了。

    上学后,父母上班,没时间管我的一日三餐,有时就给点零花钱、粮票,自己解决早餐和中餐。粮票在手才知道,原来我们平时使用的是在全省范围内流通的地方粮票,由省粮食局印发,面额为0.1、0.2、0.5、1、2、5、10市斤。全国粮票是我无意中发现的,有天去国营饮食店买包子,营业员给我找零钱后,还得找粮票,在抽屉里摸索了半天才找到,口里还喃喃自语:“这是张全国粮票。”显得很不情愿。后来了解到全国粮票由国家粮食部发行,在全国通用,面额分0.5、1、3、5、10市斤。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时,需要经常入农户家走访、蹲点。当时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干部在农民家吃一顿饭,必须付五角钱、半斤粮票。那时农民生活都比较困难,但看到我们这些派下来的干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组织生产,都纷纷热情邀请我们上他们家吃饭,虽然都是素菜淡饭,但干群之间心里都是热乎乎的。饭毕,我们都按规定付费付粮票。有一次,我和另一位干部拗不过一位鳏居老人的执意,在他家吃面条。老人的面条搁在室内搭在房梁上的几块木板上,老人搭梯子拿下来、下好,端到我的手里时,我看到面汤上漂浮着一层黑点,仔细看,是虫子。原来老人舍不得吃的面条,都已长虫了。我内心暗暗叫苦,但还是闭着眼睛,把一碗面条吃完了。走时,我和那位干部在规定的付费标准上,各自主动多付了半斤粮票给老人。

    工作几年后,我带着平时留意积攒的全国通用粮票出外旅游了一趟。虽说那时候百姓吃饭问题已开始得到解决,但在饭店吃饭还是要收粮票。因为我付的是全国通用粮票,遇有找零时,也要求营业员找全国粮票,实在没有全国粮票,找的当地省份粮票,我都尽量把当地省份粮票用出去,因为出了这个省,在其他省就无法用了。那一次,我横跨了五个省,手头的当地省份粮票即便我紧用慢用,还是有一些面额小的不同省份的粮票没用出,权当留作纪念了。

    1992年,我国南方的改革一马当先,如火如荼,粮食连年大幅增产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至国家还没宣布废除的粮票在南方多个省份形同虚设,大家不需去粮店买米,饭店吃饭也可以不付粮票了。有的还拿节余粮票来兑换塑料盆、高压锅之类的小商品。这一年我去北京出差,当时首都不少饭店吃饭还要付粮票,让我很诧异。即使我说尽好话,愿意多付钱,饭店都不肯接纳我这个没有粮票的客人。没想到第二年即1993年,国家就宣布取消粮票,凭粮票吃饭的时代彻底结束。

    年岁渐长,爱回首往事;朋友小憩,忆蹉跎岁月。有同学说他年轻时就是想在粮店找一个对象,有饭吃,但最终阴差阳错,没有对上象结成眷属;还有朋友说,他母亲是农村妇女,父亲是井下矿工,全靠他父亲每月54市斤的粮食指标养活全家五口;另一位大姐说,她当年参军到了部队,提干后每月粮食定额是45市斤,吃不完的,她就开出粮票寄给了家里。80年代末,她转业到地方,粮食定量只有每月27市斤了。

    我岳母生前常念叨我岳父,在省城当官却常从家里拿粮票。那时干部每月的粮食定量是每月27市斤,我岳父交际广、出差多,一个月的定量往往不到一个月就吃完了。我岳母及全家几口人在株洲市的一个大型国营企业工作,每个人的粮食定量都比我岳父高,每月的节余于是便成了我岳父的补缺。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如今的粮票,已成了收藏者的新宠。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承载着每个家庭走过的日子,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国家的进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