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龙研究院易伟彪: 打造智能制造前沿的“教学工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德龙研究院副总经理易伟彪,在介绍工业4.0“智能工厂”。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如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如

    通讯员/李静

    在株洲高新区,有这么一个“教学工厂”,传承德国工业技术和教学基因,致力于产教融合的本土化人才培养,为株洲培训出了众多智能制造人才。

    近日,记者走进湖南德龙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龙研究院),来到工业4.0“智能工厂”系统技术中心,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各种智能制造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德龙研究院既可以研发、销售,同时也可以对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实训。

    ●带有“德国基因”的“双元制”智能制造专家

    2016年11月,德龙研究院在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成立,依托德国莱茵科斯特集团公司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德龙研究院致力于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系统研发、设计与实施,以及自动化、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推广、课程开发、实训中心建设、AHK职业资格认证等。

    “在教育培训领域,我们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和德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结合公司自建的株洲中德智能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软、硬件以及资源优势,每年可为5000人次提供专项技术培训、实训。”德龙研究院副总经理易伟彪介绍说。

    培训的内容前沿、丰富。“涵盖自动化控制与应用、数字化设计、工业互联网、信息化设计与实施等60余门课程,受众对象有企业在职技术人员、高校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机电自动化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等。”易伟彪表示。

    “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想在家乡株洲大力推广,惠及更多人。”易伟彪是株洲本地人,他坦言自己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受益者。曾就职于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西班牙CAF、中国中车等大型企业的他,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近二十年,对生产企业精益生产、信息技术、数字化、自动化等有较丰富的经验。

    ●实现人才培养与前沿技术的无缝衔接

    不仅有产业,而且有教育。

    2018年2月,总投资约3500万元的株洲中德智能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营。作为一个跨学校、跨企业的实训基地,为株洲企业和院校提供了大量优质产品和服务,培养了一大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不同于传统的培训,我们的培训内容都是最前沿、最系统的。”易伟彪说,仅仅依靠技术优势,去做好工业服务,并不是德龙研究院的全部追求。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德龙研究院实现人才培养与前沿技术的无缝衔接。

    近年来,德龙研究院为为湖南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20余期,还通过与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动力谷分院按照德国“双元制”教育标准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每年稳定输出智能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近500人。设立3个AHK中德班,每年培养100名符合德国AHK职业资格认证的高职技能人才,满足园区及周边企业对于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打造了湖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样板。

    此外,德龙研究院成功举办多项职业竞赛活动,为中车、中烟等4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科研创新技术难题。

    当前,易伟彪和他的团队,正忙于湖南中德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心平台的创建。“这个平台能推动长株潭乃至中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成为长株潭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标杆。”德龙研究院未来的蓝图,易伟彪已经绘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