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职教协会:助推职业教育走在春天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去年12月,全市“双师工作室”现场经验交流会参观全国人大代表吴端华设在湖南汽车职院的“大师工作室”。 通讯员 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晓静

    通讯员/谢明建

    打造“株洲职教杯”品牌,搭建成长新平台;开展“双师工作室”建设,架起校企合作新桥梁;为幸福株洲添彩,促进产教融合大发展……

    自2016年12月成立至今,株洲市职业教育协会(产教融合联盟)(以下简称市职教协会)已走过五个春夏秋冬。

    五年来,一路风雨,一路征程。市职教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重视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大力支持下,严格依法依章办会,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进资源共享、深化产教融合、服务株洲发展的工作要求,务实担当,扎实工作。

    五年来,砥砺前行,不忘初心。职教协会人把对职业教育的爱、责任与智慧浸润到每一个新时代追梦学子身上,为学生技能成长成才赋能。

    五年来,风起云飞扬,硕果醉人香。市职教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和法律法规,为各职校提供各类服务,呈现出百花开放、全面争先的新气象,助力株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职业教育一直走在春天里。

    1

    打造“职教杯”品牌 搭建成长新平台

    2021年12月9日,株洲“职教杯”第四届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大赛分为高职组和中职组,共有来自15所院校的27支队伍进入决赛。经过激烈地角逐,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军之魂——军工级用电安全配电系统”项目和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有呼有应——智能语音控制器”项目分别获得高职组和中职组的一等奖。

    “竞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务实、适应性广、含金量高,对我们学生来说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负责人王亦龙激动地说。

    在当年举办的株洲“职教杯”职业院校教师讲党史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中,捧得中职组一等奖的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张佳颖老师也收获颇丰。她表示,通过比赛,让自己在如何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等问题上,都有新思考。

    “通过系列竞赛活动,不断推进职业院校共建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才艺展示、学习成长的新平台。”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职教协会会长杨宋虎表示。五年来,“株洲职教杯”组委会成功举办各种竞赛18次,其中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5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次、教师专项业务竞赛3次、文体竞赛6次。全市职业院校教师2820人次,学生2万余人次参加系列竞赛活动。

    经过五年的耕耘发展,“株洲职教杯”已成为职业院校共建共享、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个活动品牌,促进了职业院校之间思想人文、专业技术、创新创业成果的交流与合作,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广大师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新平台、新通道、新机会。

    因在“株洲职教杯”教师技能竞赛中成绩优异,先后有10位优秀教师被市总工会授予株洲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同时,各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场地优势,积极承办国家、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各种大赛中摘金夺银,为株洲职教增光添彩。

    “双师”赋能 架起校企合作新桥梁

    2

    今年4月,株洲市2021年度“优秀双师工作室”名单出炉。包括湖南铁科职院“李永红名师工作室”、湖南汽车职院“杨志茹名师工作室”、株洲师专“刘亮晖大师工作室”在内的多家工作室获此殊荣。

    企业“大师”进学校、学校“名师”进企业,立足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双师”工作室建设。市职教协会积极作为,会同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工信局、总工会、工商联、职教园管理办等七个部门联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与职教园管理办一道承担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双师”工作室建设,将专家、教授融入学校、企业发展,架起校企合作新桥梁,最终探索出一条共同推进株洲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产业经济新路径。

    市财政局、人社局每年预算安排130万元专门经费,市总工会为“双师”工作室优秀带头人授予株洲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市教育局、工信局、科技局、工商联等部门积极为“双师”工作室开展工作排忧解难,创造条件……截至去年底,全市共设立职业教育“双师”工作室65个,其中大师工作室29个、名师工作室36个。“双师”工作室共有工作人员691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284人、中级职称281人、校企中层干部136人。一批全国劳模、省市劳模、技能大师、职教名师成为“双师”工作室带头人。

    三年来,“双师”工作室共举办专业技术讲座和培训1853场次,培训41699人次;指导1415人次参加市级以上技能竞赛209次,获奖502个,其中国家级98个;参与校企课题创新151项,获奖145项,其中国家级12项;参与校企科技创新192项,获奖151项,其中国家级17项;参与项目申报专利399项,出版专著125本;创造经济经济效益1.2亿元。千金药业姚亮元、工贸技师学院贺红妮因为工作室成绩突出,2021年被授予株洲市“五一劳动奖章”。

    经过三年探索实践,株洲市职业教育“双师”工作室已初步成为我市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品牌,受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工人日报》在2019年8月11日头版头条以“大师工作室请到高校 名师工作室搬进企业”为题向全国推介株洲经验。

    同时,为充分发挥株洲职业教育人才优势,搭建职业能力建设新平台,市职教协会与市教育局、人社局、工信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总工会、工商联、职教园管理办等七个部门,于2019年7月联合组建株洲市职业教育讲师团,聘任420名优秀教师为讲师,分专业设立12个教学专业组,由湖南工业大学和11所职业院校牵头担纲教学。

    讲师团根据企业、商协会和社区职业培训需求,选派讲师上门免费授课。至2021年12月,讲师团共制作统一的培训课件160个,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免费培训150余场,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

    为幸福株洲添彩 打通服务社会“最后一公里”

    3

    2020年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市职教协会和会员单位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闻令而动,全力以赴,积极严管严控,组织专业队伍参与社区防控。

    各职业院校选派专业教师667人次为社区、机关、园区、学校开展线上线下防疫知识讲座培训达1120场/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抽调1238名专业师生组成抗疫小分队分赴各防疫点或小区进行核酸采样和医疗救治,企业、学校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抗疫。

    今年4月12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马鞍社区学院正式签约揭牌,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第11所社区学院诞生。该院作为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以创办马鞍社区学院为基点,为职业教育惠及老百姓,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园区和企业职工的培训中心,职业院校师生的实训中心,校企合作的科创中心;将社区学院建设成为社区居民的继续教育中心,职业院校师生的社会实践中心,校地合作的精神文明共建中心……湖南铁科职院、市职教协会执行会长万友根表示,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组建产业学院9所,社区学院11所。“两个学院”共有工作人员18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超过7成。

    数据显示:产业学院已为园区企业职工开设28门技能培训课程,培训职工6000多人次;选派学校教师到园区企业轮岗实习560人次,向园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500多人;与园区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服务和联合创新项目31项。社区学院已为下岗职工、复员退伍军人、社区居民,举办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6000余人次,真正打通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最后一公里”。

    【未来五年谋发展】

    1.助力湖南九郎山科创城提质升级五年行动。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务实担当,积极作为,助力市直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完成提质升级的各项具体任务。

    2.高标准建设好100个“双师工作室”,帮助“双师工作室”提升工作水平,真正成为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一支生力军。

    3.对接我市现有13个产业链建设13所产业学院,全市每所职业院校至少建设1所与株洲支柱产业相关的产业学院。对接社区需求,推动职业院校再建20所社区学院。

    4.继续推动职业教育讲师团送课上门。每个教学专业组每年为企业、社区授课不少于10场/次。

    5.继续与组委会成员单位合作,以“株洲职教杯”为平台组织好系列竞赛活动,共同营造株洲职业教育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态。

    6.与社科联、教育局、职教园管理办开展社科职教专项课题成果评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科研热情,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7.积极推动全市高职院校对口帮扶中职学校,每所高职院校今年至少对口帮扶一所中职学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