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粮连连看 种啥更划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孙健 尹照

    1看点

    稻稻薯模式:

    双季稻+冬马铃薯

    【见闻】一年三熟,激活“冬闲田”

    4月底,醴陵市浦口镇三铺村,浦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迎来新一季丰收。

    马铃薯种植基地,满地茎叶由绿逐渐变黄转枯,农户们将一垄垄马铃薯深翻后,又抓紧时间去泥、分拣。“比拳头还大,半斤重跑不了。”浦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建明掂量着手中的马铃薯,露出满意的笑容。

    头一次种冬马铃薯,黄建明心里没底,直到湖南农业大学专家报出现场测产数据:亩产2063公斤,按照5:1的折粮率算,相当于亩产粮食520.6公斤,她忍不住对着忙碌的场景拍下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喜悦。

    浦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主要种植蔬菜和水稻,是我市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往,合作社“两条腿”走路,粮食和蔬菜并无交集,但晚稻收割后,稻田要从秋末闲置到夏初,精打细算的黄建明不愿错过这段“空窗期”。

    转机出现在2020年。此时,黄建明已经是醴陵市首批特聘农技员之一、科技致富女能手,浦缘合作社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湖南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成为“醴陵柔性引才示范基地”,黄建明和省内专家建立深厚联系。

    “冬种春收,充分利用冬闲田,不与水稻争地。”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向黄建明提出种马铃薯的建议。

    一番学习调研,黄建明付诸实践,去年秋收后,她将水稻田开沟起垄,种下马铃薯种子。“10月底播种,来年四五月收获,正好补上了‘空窗期’。”黄建明先试验50亩地,不愿冒太大的风险。

    种植过程好事多磨。2月底,低温雨雪天气持续,长出嫩绿叶片的马铃薯出现不同程度的冻伤。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又来了,指导黄建明及时清除冻伤叶片、追施有机肥,开展生产自救。挺过来的马铃薯,终于给了种植户惊喜。

    “春夏之交正是马铃薯价格高位,每公斤批发价达到4元钱左右。”依托蔬菜基地搭建的销售渠道,黄建明拨通了经销商的电话,将丰收的马铃薯送进商超。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一亩马铃薯毛收入在8000元左右,扣除种子、肥料、人工等方面的成本,每亩纯利润超过2000元,相比种水稻利润更可观。

    更大的好处在于,这种“双季稻+冬马铃薯”一年三熟的轮作模式,充分利用季节变换时不同的光、热、水等资源,满足不同作物相应的生长需求,可以有效缓解田地连作障碍,改善土壤环境,减轻病虫害发生。

    马铃薯试种成功,成为醴陵市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一项有益尝试。对此,该市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指导等方式,推动马铃薯种植,实现冬闲农田的高效利用。

    眼下,浦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已经长出了水稻苗。黄建明盘算着,等秋季水稻收割后,马铃薯种植要扩扩面,实现“稻稻薯模式”的效益最大化。

    【专家点评】 醴陵市粮油作物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丁秋凡:

    受耕地资源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水稻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度加大。

    双季稻+冬马铃薯的“稻稻薯模式”,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当地气候、地理等条件优势,让农民手里的土地产生最大的效益、收获更多的粮食,另一方面也激活了冬闲田,与北方实现错峰上市,抢占了价格优势。

    事实上,早在2015年我国就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被列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但在株洲地区,马铃薯种植仍旧是零星分布,种植总面积不到两万亩,因而发展潜力巨大。

    看点

    2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 春玉米+秋玉米

    【见闻】结构调整,调出“致富经”

    6月7日,攸县宁家坪镇笔武村,绿油油的玉米苗挺立在田间,一层又一层随风起浪。

    攸县蔬而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建兵,扯着肥硕的叶片看长势,个头已被玉米苗超越。“最高能长到3米左右呢。”丁建兵算算日子,自3月15日播下种子,玉米3个月内长了1.8米,让人一进基地就“找不着北”。

    植株高大、生长迅速,是青贮玉米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的食用玉米,青贮玉米可以在短期间获得较多的茎叶,并且调制成青贮料可以长期保存,解决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的问题。它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每季生长周期大约105天。

    然而,这样的优势品种,最初是被“逼”出来的选择。

    2017年,种植结构调整在各县市区迅速铺开,一批农田需要实行轮作休耕。攸县宁家坪镇9000多亩水田,就是重点区域之一。

    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大户丁建兵,成为不二人选。但不种水稻能种啥?丁建兵一时没有主意。

    与妻子商量后,丁建兵开启了两个月的实地考察之路,先后前往13个省考察,最终选择了青贮玉米。然后,他将可行性报告交到省农科院专家手中,请他们做评估,最终得到肯定的答复。

    “投入低,每亩仅需800元;适宜机械化,从播种、施肥、收割等环节都可用机器替代,减少人工成本;产量稳定,除非遇到特殊的自然灾害,一般情况下每亩产量有三四吨。”基于这些因素,丁建兵决定放手一搏。

    当地政府也给予支持,镇、村干部走村串户,耐心细致地劝说村民流转自家无力耕种的土地,杜绝耕地抛荒现象;各村成立耕地托管中心,按每亩每年300元至400元的标准,引导村民将耕地托付给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结构大调整;搭建以公司主体的平台,以规模化、机械化为手段,减少普通品种水稻种植面积,推广种植青贮玉米。

    很快,丁建兵就启动了第一批6013亩的青贮玉米种植。同时,该公司还投资上千万元,购置了综合施耕播机、病虫防治机、联合收割碎料机、打捆机等设备,实现机器换人。

    等到第一批青贮玉米收割,丁建兵喜出望外:每亩纯利润超过400元,两季算下来比种植水稻更划算。“平均每年能加工青贮饲料2万吨,实现年产值1200万元,利润近100万元。”他得意地说,结构一调致富经就出来了。

    事实上,青贮玉米的种植并非一帆风顺。前年,一种名为草地贪夜蛾的外来入侵物种袭击玉米地,专挑嫩叶啃食,在这场“虫口夺粮”的战役种,当地农业部门迅速集结力量现场指导用药,将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青贮饲料外销途径收窄,该公司果断触网,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企业签订产销协议,将产品卖到国内10多个省份。

    再过一个月,春播青贮玉米将迎来收获,两季算下来总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按照目前的行情,会是个丰收年。”他笑着说。

    【专家点评】 攸县农办副主任 李惊雷:

    自落实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以来,宁家坪镇改变原有的单一水稻种植模式,号召村民大面积种植青贮玉米。这种青贮玉米与一般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持绿性好的特点,适宜制作成青贮饲料。

    种植青贮玉米能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结化,产生的效益可以达到种水稻的两到三倍。此外,青贮玉米与收籽粒玉米相比,少了掰苞谷、砍苞谷秆、晾晒、搬运等环节,收青贮玉米简单省事、省工、省时,机器一次性收割粉碎干净,对下茬耕地播种有利,既解决了养殖场优质草料问题,同时也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的实施,减少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名词解释

    旱粮,即过去习惯所称的杂粮、粗粮,包括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 引子

    北魏《齐民要术》记载,“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从西汉开始,轮作种植就被延续下来。

    由此可见,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能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提高粮食生产的品质和质量。

    产粮大市株洲,也持续向旱地要粮。近年来,我市通过稳定水稻面积扩旱粮,优化轮作模式提升耕地安全利用率,大力推广“稻稻薯”“双季青贮玉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豆油轮作”等模式,成效显著。据调查统计,今年全市共落实旱粮种植面积21万亩,主要包括玉米、大豆、高粱、红薯等,越来越多的旱粮作物打开了农业增产增效的新局面。

    “株洲山地、低缓丘陵等旱地资源丰富,发展旱粮作物具备先天优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其增长点和突破口就在旱粮。

    旱粮连连看,种啥更划算?连日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种植户、农技专家的声音。

    看点

    3

    豆油轮作模式: 大豆+油菜

    【见闻】“豆”志昂扬,长成田间“顶流”

    6月12日,新一轮降雨又来了,把土地浸的湿漉漉。

    在攸县联星街道宋家洲社区,攸县万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皮宗伟,望了望阴沉的天空,又失落地回到办公室:“点豆计划又泡汤了。”

    播种,直接影响大豆产量。正常情况下,大豆要在5月底到6月上旬完成播种,但今年阴雨天气频繁,即使种子下了地,在潮湿的土壤中容易腐烂,长不出幼苗。紧赶慢赶,该公司500亩播种计划仅完成五分之二。

    大豆种植,是近年来我市旱粮作物种的代表作。仅在攸县,大豆原料供应基地就有6万亩左右,参与大豆种植的大户、专业合作社达到80家,部分单产达到每亩215公斤。

    种植户的热情,源自攸县豆腐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攸县豆腐(香干)企业、作坊达400余家,产业实现从作坊式生产向企业化经营转变,日加工豆腐香干3吨以上的企业14家,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建立县级以上特色产业园13家,注册商标50个,办证企业33家。

    有产业做支撑,皮宗伟坚定地选择了大豆种植。2018年,攸县提倡“水改旱”、让耕地得到“喘息”,流转1700亩土地规模种植水稻的皮宗伟,决定拿出一部分土地种大豆。

    头一季大豆收上来,亩产达到200公斤,按照市场收购价每公斤7元,种一亩大豆纯利润近500元。“相比于种水稻,大豆人工成本耕地,并且适合旱地种植,土地租金也更低。”皮宗伟果断改变种植计划,增加大豆种植比重。

    让他底气十足的是,大豆几乎不愁销路。“在攸县豆制品原材料中,90%需要进口。”皮宗伟与县里的豆制品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协议,顺利打通销售渠道。

    然而,到了第三年,种大豆的弊端就体现出来了,产量从200公斤直接下降到100公斤。皮宗伟请来农技专家把脉,得到的结论是:连续两年以上种植大豆,会导致土壤活性降低、病虫害多发。

    吃一堑长一智,去年秋收以后,皮宗伟在土地上种起了油菜。油菜的生长期在10月底到次年4月,刚好错开了大豆生长期,一茬油菜能增收200元左右。

    豆油轮作,问题迎刃而解。如今,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大豆种植,并按照保底价进行收购,助推大豆产业长成田间顶流。

    【专家点评】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唐仲兴:

    大豆及豆制品,是高质量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大豆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背景下,大豆油料生产供应越来越事关城乡居民的“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和“肉盘子”。

    为支持各地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今年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渠道,支持部分地区开展大豆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株洲发展豆油轮作模式,有着良好的产业链支撑,并且本地市场需求量大、示范带动性强,无疑能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大亮点。

    看点

    4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大豆

    【见闻】强强联手,一地双收

    6月9日,茶陵县严塘镇玳溪村,耕地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的田野,土地被开沟起垄后,一颗颗种子点播进地里。

    茶陵县严塘海林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海林,跟在机器后检查点播情况,确保每一颗种子均匀落实。

    今年,合作社拿出400亩土地,首次尝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于这个模式,当地农户看新鲜:罗海林种地爱琢磨,别人在分散耕种,他搞起流转土地,规模种植;别人上了规模后,他牵头成立合作社,添置新农机,试验新品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对传统间作套种的改良升级,这种模式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利用植物边行效应,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

    罗海林认定,一亩地“变”成两亩种,多出来一亩大豆,按产量和市场行情算,每亩产出600多元,再刨去种植成本,每亩净增收肯定要超过2000元。

    在此之前,他只种水果玉米,总面积达到1400亩。水果玉米产量高,价格每公斤在2元到4元之间,光是种玉米的纯利润就有2000元,如今又加上一份大豆收益。

    罗海林种两行玉米、三行大豆,以便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空间,提高亩产。“玉米亩产不减产,要做到亩种棵数起码要相当,还要留出足够空间给大豆,两者施肥量需求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播种点位把握得非常精准,施肥也要更加精细。”罗海林说。

    为此,他还辗转多地考察,相中一款适合播种要求的专业农机,种植间距须精准到厘米。“若由人工操作,密植、行距难把握,偏差多了,施肥、光照都会影响作物生长。”他说。

    为确保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效果,茶陵县组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演示现场会,发放技术明白纸,还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从选种、耕作、田管等方面全程指导农户种植。

    “新法种地,大伙都看着呢,我要用结果证明自己的选择。”罗海林憧憬着,如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明年要进一步扩大规模。

    【专家点评】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孙健: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集成了品种搭配、扩行缩株、营养调控、减量施肥、绿色防控、封闭除草、机播机收等关键技术,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三位一体,为扩大大豆种植、提高玉米产量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与此同时,这一模式还有利于发挥出机械化优势,在合理保障种植密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亩均产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