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区“靓”出农贸市场文明新“颜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为方便流动摊贩,湘天桥农贸市场设置了规范有序的“零担区”。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蒿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谭洪汀

    市场外,停车规范有序,流动摊贩难觅;市场内,环境干净整洁,商户经营规范……6月13日,记者走进石峰区湘天桥农贸市场内,科学合理的分区和干净整洁的市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农贸市场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石峰区以农贸市场提质改造为抓手,全力改善“脏乱差”及硬件设施老化、配套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靓”出了农贸市场文明新“颜值”。

    “智慧化”助农贸市场迈向“高大上”

    卤菜、熟食等不再敞开摆放在摊位上,而是统一摆在门店内或收入由管理方统一提供的冷藏柜里;禽类屠宰区域是老大难问题,市场为此配备了标准化的操作间,明亮的玻璃隔断和消除异味的新风系统让污水、臭味消失……

    “菜品新鲜,质量有保障,环境比超市还整洁。”正在买菜的市民黄先生说,这就是湘天桥农贸市场现在每天的样子。

    不只是湘天桥农贸市场。近年来,石峰区通过组建株洲循环经济资源经营公司,采取新建、租赁、并购等方式,已经全面盘活了辖区内湘天桥、湘蔬、杉木塘、九圆、天源等农贸市场资产及周边停车场等配套资源,并对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智慧化提质改造。

    围绕打造绿色、环保、智能的互联网+农贸市场,每个市场都配置电子监控、电子触摸屏、智慧电子秤、农残检测室等设施,并搭建“石峰农贸”App,开发收银系统、价格发布、产品溯源等功能模块,实现交易全程记录、数据实时更新。市场经营户通过登录“石峰农贸”App,经过大数据集成分析,即可获知畅销菜品、交易高峰点、价格走向等信息,及时调整采购经营策略。

    “如果有食材不新鲜、缺斤少两等情况,顾客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找到源头。”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化的市场,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零担区”让流动摊贩“筑巢安家”

    对机动车违停、摩托车交通违法、占道出店经营等顽瘴痼疾进行集中整治,6月9日,石峰区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印象田心步行街、天源和湘天桥农贸市场周边进行整治,当天共计规范出店经营40余家、流动摊贩70余起,登记保存人行道违停非机动车19台。

    “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石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改善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石峰区全面落实“双点长”责任制,即农贸市场内由管理人员负责,市场外周边区域明确街道属地管理责任,通过落实到人、定期执法、加强宣传、引导摊贩主动参与文明创建等方式,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

    文明创建,需要疏堵结合。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是很多农贸市场都存在的顽疾,怎么处理?前不久,湘天桥农贸市场“零担区”投入使用。通过引导流动摊贩入驻,不仅方便了市民,更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形象。

    “由市场管理方出资,对周边闲置地块进行了改造,可容纳80余位流动摊贩。同时,还改造新增了一个停车场,可容纳200多台非机动车停放。”相关负责人介绍,“零担区”主要面向周边有自销自产需求的流动摊贩,统一规范管理,督促商贩保持卫生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并纳入农残检测范围。

    “以前‘打游击’也是迫不得已。”一位摊贩说,现在有了统一摆摊的位置,大家可以不再偷偷摸摸卖菜,生意也更好了。

    株洲循环经济资源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峰区各大农贸市场目前均科学设置了“零担区”和停车场。在天源农贸市场旁,由田心街道改造建设的一处非机动车停车场也在5月份投用,可停放非机动车上百台。

    “一堵一疏,既解决了农贸市场旁部分路段长期受占道经营影响的出行难问题,又解决了民生需求,真正做到了便民不扰民、为民解难题。”一位消费者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