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仔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味

    钵仔饭是用钵子蒸的饭。

    钵仔是一种大于饭碗小于菜碗,厚口薄胎,上棕色釉,似葫芦状,敞口的瓷钵。

    凡是用能盛水蒸煮的小物件做出来的饭,引申统称为钵仔饭。

    钵仔饭之前有种饭叫捞米饭,也叫踏米饭。过去,农家做米饭,都是用甑蒸,将米在锅里煮到水一开,旋即捞起来,滤干米汤(土话叫饭汤),放到木桶形饭甑里蒸熟,也叫甑蒸饭。

    上世纪50年代,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家各户分散做饭的中国农民,忽然全都涌至新开办的公共食堂就餐。据有关资料显示:至这年底,作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生事物的公共食堂,全国达到了345万个。水稻田里栽种的红薯由于缺劳力挖,便用牛拉犁收获。这时因男女老少都在出集体工,家中无人做饭,便诞生了人民公社“大食堂”。开始,凡在食堂就餐的都可“放开肚皮”吃。没过多久,因粮食不能保证足够的供应,大食堂开始了吃定量的“钵子饭”。

    大食堂蒸钵仔饭的甑是用木材做成四方形、约60公分深、底下有通蒸气的空格隔层,方型甑两边各伸出两只像“耳朵”的约30公分左右长的抬件,便于一层一层抬下来——“起甑”。每层甑可蒸40—60只钵仔饭。蒸笼最底下一层是要与大“牛皮”圆铁锅接触的接触层。因此,这层蒸笼有点特别——下圆上方。下圆是为了与圆形“牛皮”大铁锅紧贴,上方是为了与上方的方形蒸笼接触。根据吃饭人数的多少,可以一层一层地往上叠加增层。例如,吃饭人数超过200人就用四层以上的蒸笼数,再多还可继续往上增加。一般要留有20钵左右余量的钵子饭,防止有领导和客人来食堂就餐。为了蒸饭时不漏气,必须从蒸笼的底下“牛皮”大铁锅这层开始,蒸笼与蒸笼之间接触处,用水浸湿的宽条牛皮纸,贴于层缝处,起到密封的作用。有时由于炊事员一时疏忽,没有将湿牛皮纸条紧紧贴于蒸笼与蒸笼之间的接合处,造成漏气,蒸出来的饭肯定是“夹生饭”。我那时只有11岁,跟着父母们进食堂凭票领到定量的“钵仔饭”。在农忙季节人手紧张时,有的农业社便开始全社集体做饭,然后统一将饭菜送到田间地头,或在做饭的地点集体就餐,由此产生了最早的“农忙食堂”。

    1968年3月,我应征入伍到县城集中之前在家吃的最后一次早餐,也是“钵仔饭”。母亲为了让我吃饱出征,为我蒸了老秤16两一斤的4两米一钵,相当于现在10两一斤计量的2两5钱,蒸了两钵饭,目的是要我“加钵”吃饱。我当时只吃了一钵,偷偷留下一钵给母亲和妹妹吃。现在想起来还两眼呛着泪花。那时农村当兵的特别踊跃,除保卫祖国、争取好的前程外,其中也包括想在部队放开肚皮吃饱饭。

    这年初,我参军入伍来到部队,军队自然是没有钵仔饭吃的,也不吃甑蒸饭。100多人的连队,用一口一米直径的大“牛皮”铁锅闷饭,那可真是名符其实的“大锅饭”。没想到这饭我一吃就是十六年。

    转业回地方,这时已经分田到户多年的老家人们,也不吃甑蒸饭了,而是用高压锅焖饭吃,经过高温、高压焖出来的饭,自然比甑蒸饭、大锅饭好吃。

    但现在钵仔饭又开始时兴,不是因缺粮吃不饱,而是提高了生活质量的体现。我这才吃上了真正意义的“钵仔饭”。

    攸县县城有几家用钵仔蒸饭、蒸菜的餐馆,由于卫生、可口,独具特色,生意特别兴隆。

    攸县钵仔饭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把米多次淘洗干净,并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把浸泡后的米放到钵仔里,水比米高一点点或跟米一样高也行,有嚼劲。因为水过多会导致蒸好的米饭太湿软。蒸饭前,锅内倒入适量的水,放上隔层,钵仔放在其上面。大火20分钟左右,闻到饭香关火再焖5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有的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在米饭中掺些肉类或其他粗粮类。吃这样的钵仔饭,叫食补。

    我现在对过去的钵仔饭还情有独钟。有时隔三差五放些粗粮、红枣、花生米与大米掺在一起放入钵仔里,置于高压锅中隔水蒸。这样蒸出来的钵仔饭,既不会生锅巴,又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软、硬习惯上水,真正达到了食补之目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