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一些学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比如自身对学习的疲乏倦怠,复习的热情减退,学习效果也大不如前,容易出现失眠、烦躁等情况。产生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面临压力,心理紧张造成的。高考是人生中较为重要的一次考试,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对付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怕压力。
提供如下解压参考方法:
1.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来自于心理上的负面暗示。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这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解决办法:寻找自身迎考的优势,这种优势寻找得越多,心理暗示的天平就越会倾向积极的一面,夯实基础,打造实力。有了扎实的基础又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考上理想的大学一定会梦想成真。
2.期望过高。高考将至,一些同学日益紧张,就是寄高考太高的期望,唯恐失足。
解决办法:高考前每个人一定要正确的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那样高考越近我们就越跃跃欲试,考试过程中就能越考越有精神,发榜录取时更加容易找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3.失眠。复习迎考让人觉得紧张疲倦,少数同学随着高考临近,由于没有合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紧张不安、焦虑浮躁的情绪渐渐在一些考生内心潜滋暗长,身心疲惫使一些同学欲睡不能,出现了失眠症状。
解决办法:劳逸结合,调整稳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试着寻找自己过去考试中成功的体验,这对愉悦身心很有作用,另外应当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休息和适度锻炼。
4.迟钝乏力。快高考了,不少同学感到浑身没劲,常常在午后就没了力气,晚上也不想再学,做题思考也变得慢了,过去很容易做的题型半天也答不出,记忆力也觉得差多了。影响这些同学顺利走向高考的敌人叫“心理疲劳”。
解决办法:计划周密,循序渐进,不为他人左右。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目标不同,进步发展的曲线也是不同的,要学会把握自己,适度紧张,保持惯性,在紧张中体验兴奋。所以,在高考前一个月保持生活常规及原有的学习状态很重要,学会放松,适当交流,给自己减压。
5.惶恐不安。考前情绪处于极度恐惧状态,出现惧怕考试或逃避考试的现象。这种情况有较强的生理反应,如听到考试或进入考场就会出现头晕出汗,脸色发白、呼吸短促,心跳加快。
解决方法:考试前静坐在自己位置上可以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愉快的想象、呼吸放松练习。劳逸结合。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在高强度学习后特别需要注意调节身心,每天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张弛有度。
总之,高考是十年寒窗苦读的一次重大检阅,学生在前方努力冲刺,家长在背后加油鼓劲,相信许多家长的紧张心情是不亚于考生的。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家长,在高考前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营造轻松的家庭环境,切莫把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来自心理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