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从“产粮大县”迈向“种业大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策划:尹二荣 执行: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驰

    通讯员/刘晓聪 彭亮霞 皮灿华

    5月,是水稻制种的关键期,不巧今年碰上多雨天气。如何避免恶劣天气给制种带来的影响,确保稻种丰收?5月29日,攸县农业局组织20多名农技员前往网岭镇,深入水稻制种基地现场观摩。

    攸县素有“湘东粮仓”的美誉,是湖南杂交水稻制种重要基地,自1978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水稻制种历史。2013年,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如今,攸县已形成“四核三主六辅”的制种区域布局。今年,攸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大县,其杂交水稻制种生产面积达5.397万亩。

    渊源 成立制种队,摸索新路

    攸县石羊塘镇星合村,制种大户谭金将制种苗插完后,蹲在田边,听着父亲谭嗲嗲与原攸县种子供应站站长张海清聊制种的往事。

    攸县为什么要自己制种?

    77岁的谭嗲嗲,1978年担任生产队长。攸县作为农业大县,当年的生产任务特别重,在既缺种子、又缺技术员的年代,要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只有一条路可走——自己搞水稻制种。于是,攸县一些公社组建杂交水稻制种队。当时队员们心里也没底,只得先划出数十亩田来做实验,摸着石头过河,后来又送队员去广西等地学习。

    制种队员经过诸多努力,终于制出了水稻种子,后加以推广。直到2006年,张海清担任攸县种子供应站站长时,攸县的制种产业已小有规模,不但自给自足,还能外销。此后,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制种行业中来,全县制种田面积常年保持在3万亩左右。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分粮介绍,初步统计,目前,攸县从事制种产业的农民达11000余人,100亩以上的制种大户有470余户。

    发展 多方帮扶,协力做大

    攸县石羊塘镇黄家垅村的田边,种植大户汤漕文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250余亩制种田,制种收入5万余元。尝到甜头后,今年他又流转邻村100亩田地来制种。

    参与制种的村民越来越多,如何帮助制种户降低风险?

    攸县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订单,对产值、收购价等约定保底数值;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等,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2019年,攸县设立制种生产专项风险金,重点对受灾面积在30亩以上的制种专业合作社或制种大户进行风险补偿。政策性保险、风险基金的实施,有效地化解了农户制种的各种风险,对于稳定制种基地、增强制种户的信心起了重要作用。

    除了政策加持,完善基础设施对制种尤为重要。

    “在提高制种机械化程度、解决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攸县这些年做了不少工作。”攸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刘谷余对记者说。

    2016年至今,攸县整合新增粮食产能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整理项目等涉农资金2.4亿元,用于完善制种基地所在乡镇农田基础设施,解决田间机耕路近650千米,新修山塘81口,山塘防渗、清淤、扩容260口,新建和修缮陂坝127座,兴修、改造和防渗沟渠1482千米,种子产能提升20%以上。

    近5年,攸县共支持代制商或服务合作组织建成8家高标准水稻烘干收储服务中心,支持生产主体改、扩和新建晒坪4.9万平方米、简易仓库2.6万平方米、烤房120余间,新增种子专用烘干机、精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具370余台。这些设施的完善,使得攸县的种子烘干能力、精选初加工能力、临时储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每个行业,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撑,水稻制种也不例外。”县农业局农技专家朱寿云说,他们是最早一批了解市场、精通技术的制种代制商和专业技术人员,多年的发展,带动了大批后备力量,农技指导员也从十多人发展到百人。

    今年,攸县招引13名农业硕士人才,分配到各乡镇农技站学习,将成为未来的核心力量。

    此外,由湖南农业大学、隆平高科科研人员领衔的技术团队,在攸县建立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成2个新品种展示示范园,征集市场销售的主要水稻80余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自主配置组合进行繁育试验,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适时组织各乡镇农技站负责人、种子经销商、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对展示品种进行观摩,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用种。

    愿景 多元发展,延长产业链

    不仅仅是杂交水稻制种,其他农作物制种,攸县也正在积极探究。

    4月27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专家、油菜品种经营代理人,在春联街道春塘龙村对2021年冬季油菜品种现场评议。

    这次评议一共展示了41个油菜品种,每个品种种植1亩田,统一播种时间、播种量和管理标准。观摩现场,大家对品种逐个察看,并对成熟一致性、植株抗倒性、发病率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评议参考资料。

    油菜是攸县的传统经济作物,全县年种植25万多亩,选种一直是农业部门的重点工作。本次现场观摩评议,将选出优质品种进行推广,为新一轮“油稻轮植”打基础。

    香干是攸县的一张地方名片。攸县豆腐行业协会会长钟东锋介绍,去年,整个攸县38家豆制品加工企业与200余家豆制品加工作坊,年总产值达到19.6亿元,今年又有新增企业。

    为了做大香干产业,延伸产业链,重振产业雄风,投资4.67亿元的皇图岭香干产业园项目于今年3月30日正式开工。黄豆的稳定供应、黄豆品种的改良事关香干产业的后续发展,攸县目前正在尝试培育黄豆新品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