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让孩子们笑容更灿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勇

    通讯员/万莉 谭琦

    困境中,总有一双手,为孩子拨开阴霾。

    危难时,总有一个身影,为孩子挺身而出。

    去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推动构建家庭、学校、司法、网络、政府、社会“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为83万未成年人撑起了一片茁壮成长、乐享童年的蓝天。

    困境儿童不孤单

    未成年人面对困境怎么解?孩子放学没人管怎么办?在株洲,“儿童之家”托起了他们稳稳的幸福。

    在天元区泰山路街道文家冲社区,“儿童之家”就是周末最热闹的地方。社区退休老党员、老教师组成志愿服务队,给孩子们带来国学经典、手工艺、剪纸、心理疏导等课程,深受孩子们欢迎。

    孩子们灿烂的笑容背后,是全市各部门的多方努力、共同托举的结果。

    目前,我市民政部门已搭建市县乡村四级关爱保护平台,打造了“阳光下没有孤独”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品牌,全市村(社区)实现“儿童之家”100%覆盖,服务1.76万余名留守儿童。

    因天灾人祸、疾病等突发变故,一些家庭陷入困境,这些家庭中的未成年人也备受关注。市关工委在全系统持续开展“百村青少年跟踪服务活动”,对困境儿童摸底造册、跟踪服务,每年进行走访慰问、情感交流和助学服务,帮助他们化解思想问题、强化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

    众人拾柴火焰高,医保部门、教育部门纷纷行动,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2021年,全市未成年人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比例达98%;对城区特困家庭开展学前幼儿专项资助,共资助家庭困难学生4.2万人次,金额2723万元。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未成年人得关爱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育人环境,能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学校校门外50米范围内是否设有食品摊贩经营?200米范围内食品经营店是否有“三无”、过期变质食品销售?这是今年春季开学前夕,我市开展“护苗”专项行动的一个场景。

    树牢“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校园周边、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了校园周边玩具检查、大型游乐设施专项整治等行动,累计检查各类机构近2000家,发现问题隐患243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8份。

    合力挥“剑”,共同护“蕾”。全市检察、公安部门联合深入各宾馆、旅店等住宿营业场所,开展有无接纳未成年人住宿等情况专项检查,共处罚违规违法旅馆102家。

    全市中小学以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防溺水、防踩踏、防性侵等为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安全教育活动;共青团通过“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为受创伤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人社部门将监督用人单位、娱乐场所禁止使用童工的检查工作纳入日常巡查范围。

    强化监管,重拳执法,为未成年人学习和成长筑牢了安全篱笆。

    共同关注齐参与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法治进校园”则是关键一步。自今年5月《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有81名资深法官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成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方面的“主力军”。

    在天元区三门镇中心小学,法治副校长李永善组织律师到学校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一堂精彩的法治课,让学生掌握了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技能”。

    在市二中,一堂生动有趣的《民法典》普法讲座,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我要好好学习法律,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我长大了也想当一名法官,守护公平正义。”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谈起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我市通过政策进村居、进校园、进网络、进家庭、进站点,奏响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大合唱。其中,司法部门编印了全省首个法治副校长授课指导读本,举办法治讲座1370余场次;民政部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2560余次,覆盖人数超10万人次;市妇联依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站点,组织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活动164场,服务妇女儿童2.64万人次。

    让“好声音”传播更远更响亮。各级各部门累计发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网上宣传稿件5000余条,形成了全社会关爱、关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