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国
攸县县城西门下渡口,旧时称西门官渡,为县内第一关津。又因其坐落在县城西门下的谭家码头,所以又叫“谭家码头”。
同治版《攸县志》载:“第一关津官渡,在西城外,额设船二只,渡夫六名。每季给工食银二两五钱五分零。船久朽坏。雍正五年(1727年),知县陈文言捐修。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冯运栋捐俸重修。”古代攸县尚有第二关津义渡,“在西城外,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生员陈容广、易为标、单泰卿、魏裔、陈拱北等聚邑人两次捐银共计四百九十八两,购置鲡公塘、斑竹铺田五十九亩,租九十担,并接谭家基建造码头及对河石亭石磴……每年租谷给两舟篙工衣食,余存修整船只。”县志另有西关义渡的记载:“嘉庆十一年(1806年),职贡监生员余鸿、胡祖定、文世坊、陈大雅等二十余人,因第一关津达茶陵、安仁等处,公议醵金三百零,增置金兰义渡一只,重修对河义渡亭,接买衡邑作字三十一区地名塘底陇,苗田三十八亩零,额租三十八府担零。每年除给渡子工食外,余存为修补之费。”县志对于上述三处攸城渡口的记载表明,古时洣水两岸人来客往,依靠的是渡船。渡船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渡,即由官府负责购置船只,修建津渡码头和支付船工的工资;另一种是义渡,就是县邑士民捐钱建造码头,购置渡船和雇请船工。
在洣水河上还没有桥梁的时代,官渡与义渡一直是连接两岸商贾游客南往北去的水上桥梁。这小小的渡口,运送过凡夫俗子,也承载过达官贵人,迎来过文人墨客,也护送过领袖伟人。
明成化八年(1472年)端午节后,时在朝廷翰林院供职的李东阳回茶陵省亲,经过攸县,过的应该是西门官渡。时任攸县县令的陈翁钺,江南句容人,接待过李东阳,李东阳写过两首诗给陈翁钺。一首是《次韵答攸县陈翁钺》,诗曰:“十年衡岳雁书迟,纵有高怀说向谁。花下一壶狂李白,江头三弄老桓伊。清风坐里时生腋,黄色归时正满眉。樽俎肯留今日燕,为君重咏白驹诗。”陈翁钺一直陪伴李东阳到茶陵,在茶陵告别时,李东阳又写了《送陈翁钺归攸,用前韵一首》给他:“衡门门下好栖迟,此意悠悠欲语谁。风静渔歌闻欸乃,夜凉书馆听吾伊。束川二老皆黄发,马氏诸郎总白眉。却忆赋诗相赠地,不应相送更无诗。”李东阳这次回茶陵省亲途经攸县,与李东阳曾经关系密切后隐退回乡的彭民望也在攸水渡口送别,两人有《远浦归帆》联句:“(李)江接长空浦树回,(彭)归帆落日共徘徊。孤舟望远翻疑去,(李)曲岸移迟忽见来。云里青山前日梦,(彭)楼中翠黛有人开。柴门揽石依然在,(李)转舵先期踏碧苔。”两位友人,触景生情,抒发了彼此相见而又不得不离别的喜忧参半之情。
明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十八日,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从茶陵来攸县,就是从攸水渡口经过。他在旅攸日记中记载:“攸水自安福封侯山西流南转,俱夹高暑山而下,合于县城东,由西城南去。”
新中国成立之后,攸水渡过往的人员增多,原先的木板渡船不够用,就改用了汽轮。汽轮使用的是柴油机,功力大,每次可以渡过数十人,甲板上还可以运载小车过河。1965年5月21日下午,开国领袖毛泽东重上井冈山途经攸县,乘坐的小车就是用汽轮运载过洣水河的。当年这可是颇费周折的一级警卫大事。当年5月初,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及一批警卫专家来到攸县,告知攸县公安局长,近一个时期可能要搞一次“军事演习”,县里务必事先组织力量,把沿洣水河一线的安全保卫工作搞好。过了几天,高文礼打来电话,询问安全保卫工作落实情况。5月20日晚上,高文礼再次打来电话询问。5月21日,攸县公安局全体人员严阵待命。11点钟,高厅长的车子直接开到县公安局,告诉局长说:“告诉你,我们很幸福,毛主席要路过这个地方。你们一定要把洣水渡河搞好,千万不能阻车。”下午4时许,十几辆车子过来了,看不出来毛主席在哪一辆车上,车子外表没有什么区别。渡轮每次运送两辆小车,前导车和一辆小车先过去了,第三辆、第四辆小车上了渡船。船行到一半,突然第三辆小车的窗帘被一只大手掀开了,船老板一眼认出了毛主席,激动地喊了出来“毛主席万岁!”当天这只船上有四个人看见了毛主席。毛泽东在汽轮上掀开窗帘,眼睛看着河水,嘴巴动了动,说:“解放这么多年了,洣水上面应该架座桥。”
据当时给毛主席开车的司机赵毅雍回忆,毛主席当时在汽轮上告诉随行的护士长,谭震林就是攸县人,谭震林的老家就在洣水河边。的确,谭震林的故居就在谭家码头岸边的谭家老屋。洣水河由井冈山山泉汇集,经炎陵、茶陵,穿过攸县,流向株洲进入湘江。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多次经过这条洣水河。1965年5月21日下午四时零五分,毛泽东从西门下攸水渡口顺利渡过洣水河。两年后,在毛泽东乘坐汽渡的攸水渡口,国家拨款修建了攸县洣水大桥,即今天的洣水一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