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 一股劲 一粒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邹明海向记者展示正在发酵的农家肥。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邹怡敏 摄 谭海林(左)检查农机设备。 阳童 供图 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只需一人查看设备运转情况。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毅 摄 杨曼娇正在田间劳作。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陈驰 摄

    策划/尹二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一粒饱满的种子,到郁郁葱葱的稻田,再到秋收时节满地金黄,变身晶莹剔透的大米,走上亿万百姓的餐桌。这是一粒大米的成长故事,很多人都品尝过它的美味,但却少有人了解它的身世。

    制种播种、插秧施肥、收割加工、运输销售……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无数耕者的辛劳和汗水,每一粒米都是历经艰辛才能到达你我的饭桌。

    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加工车间等,为读者呈现一粒稻谷从育种到餐桌的部分片段,讲述一粒米成长背后的故事。

    希望我们的报道,能够引发共鸣,如此,每一个人努力,更好地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制种

    数年如一日 育出金种子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陈驰 通讯员/刘晓聪 刘卫红

    5月5日下午3点多,艳阳高照,在攸县网岭镇里旺村,制种大户杨曼娇弯腰将手里最后一株秧苗插下,所有父母本下田后,今年的425亩杂交水稻制种田已全部播种。摘下帽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她望着田间绿油油的种苗,心中充满着期待。

    照看老人,她尝试水稻制种

    长年户外劳作的杨曼娇,皮肤黝黑,但性格开朗,她常常打趣自己和土地、水稻打了半辈子交道。2009年,杨曼娇首次流转土地,种植水稻,亩均收益不到300元,让她有点灰心丧气,觉得干农活,要看老天爷“脸色”。最终,为照顾家中老人,她选择留下,没有外出务工。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生财之道就是依靠种植提高收入。”杨曼娇说,2016年得知攸县推广杂交水稻制种,收益高于普通的水稻种植,便动了心思。

    因担心有风险,杨曼娇首先划出50亩地进行尝试。“新兵”上路,水稻制种与普通水稻种植差别很大。除了农技员下田指导,光是花期相遇、催芽技术等,杨曼娇上门往返10多趟,到县农业部门虚心讨教,用纸笔记下细节与要点。慢慢地,她掌握了制种技术,适时地扩大了制种面积。

    虽然辛苦,但丰收时让她喜笑颜开,制种亩产利润是普通水稻种植的3倍左右。 2017年,杨曼娇的120余亩制种田大获丰收,令乡邻艳羡不已。

    政策加持,她扩大制种面积

    然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一场连续多日的阴雨,让150余亩制种田内的稻子受损严重,由于芽粒不达标,每斤1元都未售出。

    “种子发苗时,害怕高温阴雨台风,若碰上恶劣天气,那我们的辛劳就白费啦。”杨曼娇说,好在政府给了一定补贴,加上制种每年每亩还奖励200元,这才及时止损。

    一系列奖补政策的实施,让杨曼娇对制种行业充满了信心。2019年,杨曼娇在村里搭建了400平方米的仓储中心,种子丰收后,可及时存放,解决了露天收藏带来的隐患。

    “购买农机,政府有补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去年,我就购买了3台制种专用插秧机。”杨曼娇说,原价10.7万元的机器,在政府补贴后,每台不到3万元,今年她又买了1台。

    算过一笔细账,去年,杨曼娇260余亩制种田及机插服务的收入,达到20万元。今年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千亩冷水田 种出生态稻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刘晓欢 黄鑫

    5月3日上午9时30分,送货回来的邹明海马不停蹄地来到水田边,查看秧苗长势。顶着一头白发,架着黑框眼镜,邹明海儒雅中透着帅气,如果不是脚上那双旧套鞋,一点儿也看不出他是在乡村耕耘了6年的农人。

    2017年,邹明海放弃在国外的贸易工作,带着“重闻儿时米饭香”的朴素愿望,流转千亩田地,投资近300万元,回到家乡渌口区朱亭镇黄龙村“拓荒”,他坚持不洒农药、不施化肥,以一种近乎“佛系”的态度,走出了一条减碳“稻”路。

    种田,专挑“犄角旮旯”

    种田对邹明海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自己生长于农村,跟着父母插过秧拌过禾,小时候家里煮的米饭,总是特别纯粹、香甜。”邹明海介绍,他19岁走出“农门”,卖过服装、搞过运输,后又在越南、老挝等国家做外贸生意,乡村田野成了久违的记忆。

    可家乡、父母始终是游子的牵挂。2016年,回乡探亲的邹明海发现,村里大片农田撂荒,望着田里的杂草,心里不是滋味。次年,他回乡注册成立株洲民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定主意种生态田。

    “走,我们去看看另外一个种植点。”上午10时,邹明海开着面包车,带领记者在大山里穿梭,耗时20多分钟,从黄龙村来到福冲村。村部附近的一片梯田里,秧苗长到10厘米高,看起来生机勃勃,而此前,这片田已荒废10来年,光整理的成本每亩约1300元。

    “对种粮大户来说,连片田便于耕作、节省成本,你为何选择这山冲里的‘犄角旮旯’?”记者抛出了疑问。

    邹明海笑着讲述自己的理念,“种田关键看田的质量,山冲里的田远离污染。农家有句谚语‘田荒三年是个宝’,杂草烂在田里使土壤肥沃。”邹明海介绍,他流转了黄龙、福冲等6个村40多个组的1300多亩地种植优质稻,其中70%是山冲里的冷水田。

    邹明海的到来,不仅避免了农田抛荒,而且给当地村民带来创收,“普通劳动力一天工资是150元,操作机械的每天300元。”邹明海介绍,他采取企业式管理,吸纳80多位村民务工,每块田都有责任人管理。

    施肥,只用“鸡鸭牛粪”

    种生态田,不洒农药、不施化肥是邹明海定下的规矩。“现在主要是收集鸡、鸭、牛等动物的粪便,混合锯木灰、稻谷秆、石灰等制成农家肥。”邹明海带着记者走进仓库。仓库坪里,一个巨大的塑料薄膜盖住了棕黑色的正在发酵的肥料,“大约要发酵40~60天,虽然时间长,但环保减碳,对水稻品质也有好处。”邹明海说。

    农家肥臭味很大,沾染在身上几天不散,但邹明海不在意,看着抛荒减少、水稻丰收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刚回乡时,他不熟悉农事,便找专家学习,找本土种田能手请教,学会了石灰还田的法子,给土壤有效杀菌,减少了水稻病虫害。他坚持用翻耕和手拔代替除草剂、用自然晾晒代替机器烘干。

    采用原生态种植法,效率不高,“亩产低的田大概150公斤到300公斤。”邹明海坦言,受天气、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前两年,还有些田绝收,但这并没有动摇邹明海生态种田的想法。

    邹明海注册了“田园叶”商标,生态米畅销北上广,受到许多养生人士的追捧,去年,他卖出10多万公斤生态米,每斤售价20元出头,“今年我还打算将仓库改造,新建办公室、农家民宿等,期待更多人来乡村体验农耕的乐趣。”邹明海说。

    全程机械化 种田一身轻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陈洲平 通讯员/阳童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5月3日,在茶陵县严塘镇玳溪村连片稻田里,轰鸣声阵阵,原来是几辆插秧机开足马力忙作业,8架无人机在空中盘旋……

    农业种植全机械化,是玳溪村的特色,这些设备和技术人员都来自茶陵县严塘海林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海林农机”)。

    “忙完本村的业务,海林农机还要去茶陵其他乡镇和江西省莲花县等地作业。”玳溪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海林农机创始人谭海林乐呵呵地说,海林农机服务队已成为湘赣边的“顶流”。

    追梦田园,拓垦农机行业“蓝海”

    5月5日早上6时许,身着短袖、戴着草帽的谭海林,踏着晨曦赶到海林农机车库,和几位技术员为即将下田作业的设备做最后检查。回乡创业14年来,这已成为这个70后“新农人”的日常工作状态和生活习惯。

    1992年,谭海林高中毕业后外出务工,在深圳开起了一家小型运输公司,生意红火。但2008年那次返乡,看到村里大片农田荒芜,刺痛了谭海林的心。

    “我是农民的儿子,非常热爱农业,看到这么多地荒了,心里不是滋味。”谭海林说,经过多次思想斗争后他毅然放弃深圳的事业,回乡当起庄稼汉。

    “见过世面”的谭海林,对农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是他为自己创业定下的总基调。

    2009年初,他流转村里耕地150余亩,斥资采购了一批先进农机设备。机械化作业让他的产业规模快速拓展,到2013年,他在本村和井头村(现龙井村)流转耕地近1600亩,农机设备增至20多台,成为茶陵知名的“新农人”。

    有了名气,就来了业务。从2013年起,有不少种粮大户联系谭海林,愿意有偿购买他的农机服务。这让刚被推选为村主任的谭海林,找到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路子。2015年5月,他联合多位村民成立海林农机,将农机服务作为主营业务之一,并投资300多万元,购置40余台大中型农机,成立了农机服务队,免费培训农机手,农机服务渐渐向外拓展。

    走出茶陵,抢占湘赣农机业务

    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农机服务队,是谭海林抢占农机服务市场的法宝。截至目前,海林农机共有各种农机设备60余台(套),种类达10余种,覆盖了从粮食播种到大米产出全产业链。他每年还要投资100余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农机手培训。

    农机服务队成立后,谭海林接到了不少县内外翻耕、播种、收割等业务,但在海林农机,最出名的还属“无人机施肥”和“无人机植保”。

    “目前正是施肥高峰期,一台无人机一天能完成100余亩农田的施肥任务,到5月下旬,又是飞防植保关键时期,无人机服务更是周边县农业种植大户预定的热门。”谭海林说,目前他已与炎陵、安仁、莲花等地种粮大户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县外飞防业务面积近5000亩。

    为了延伸产业链,谭海林今年新采购一批牧草收割机,还计划将海林农机打造成湘赣边农机培训基地。

    先进生产线 碾出优质米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毅 通讯员/刘娜

    4月28日,驱车沿着106国道行进,柏油路边厂房林立,货车川流不息。

    进入醴陵市孙家湾镇观前村,农田渐多、蓄水丰盈,便到了湖南望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鑫农业”)。这里引进了目前国内先进的生产线,在一粒米的工序上做足文章,成就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稻谷从田间到车间,‘过五关斩六将’,经砻谷、抛光等工序后,就成了优质大米。”该公司总经理易桂明说。

    从谷到米,10道加工工序

    在外人看来,稻谷加工成大米可能只需脱去谷壳那么简单,实则不然。

    走进“望鑫农业”生产车间,机械设备一字排开,米糠的香味扑鼻而来。虽然机声隆隆,但生产线上的工人却屈指可数。易桂明边走边介绍,收购来的稻谷,车辆运输至容量达300吨的卸谷坑,倾倒后再经管道提升运输装置,分品种进入12个干谷仓。其间,有6台风干机连续工作,将稻谷烘干称重。

    烘干进入仓库只是第一步。一粒稻谷变身为一粒晶莹剔透的大米,要借助管道跑一段“马拉松”,其间还有9道工序。易桂明说,首先就是清理杂质,将小石子等剔除,成为干净水稻,随后进入砻谷机,去除水稻壳。“你看,第一次脱壳的米颜色比较黄,还夹杂着稻谷,大小不匀,要经过重力筛后进入糙米仓,再一次脱壳。”他指着砻谷机的出口说。

    两次脱壳后的糙米经白米筛、色选机进入凉米仓,冷却后再进行抛光等操作。“可以把抛光想象成一个磨光过程,让大米看起来不仅白,而且通透、光滑。3次抛光、3次色选后,才能进入成品仓。”易桂明说。

    入库前检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中控室与加工车间隔着一堵透明玻璃墙,这里便是工厂的“智慧大脑”。通过这个指挥中枢,对每个加工环节进行精准控制,全程自动化。“现在每天处理稻谷260吨,加工成品大米150吨,几个人操作即可。 ”易桂明说。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望鑫农业”设立了质检室,稻谷进入车间前,要先取样检测。“主要检测重金属含量,专业仪器能快速出结果,超标就‘一票否决’。”易桂明表示,公司与湖南隆平高科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后者在种子和种植土壤选择等方面提供支持,并建设了3个大型仓库,可储存稻谷1.5万吨。

    每一粒粮食,都是在汗水中泡大。易桂明表示,稻谷壳、异色米、碎米等都有专门管道和收集仓,全部利用起来。

    易桂明介绍,公司与种植大户合作,今年计划推广种植优质稻4万亩,加工销售大米7000~10000吨。到2023年启动二期建设,再上马一条生产线,完成20万亩无污染优质稻基地建设,逐步实现年产6万吨大米目标,为粮食安全尽一份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