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芳

    通讯员/王海艳

    累计申报发明专利125件,解决了电力电子细分领域多个“卡脖子”技术难题,3项产品成功打破国际垄断……

    短短4年时间,这家仅6000平方米的研发制造企业——株洲福德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福德”)成长为国内电力电子领域的“排头兵”,年产值突破亿元。

    主导这一切的背后,是株洲福德董事长李稳根。去年,李稳根获评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个人。

    放弃“跟着走”“抄作业”

    坚持正向研发

    在株洲福德研发实验室内,记者看到一台形状像普通冰箱的设备体,它就是即将下线的等离子体加速器高压电源。

    “这个产品虽其貌不扬,但技术含量十足,从立项研发到下线,耗时近两年时间。”李稳根介绍,这台设备使用的器件,打破国内原有设备的局限,弥补了国内高端半导体应用的空白。与国内原有设备相比,该设备不仅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噪音污染,还大大提升了效率。

    再一次实现“零”的突破,是李稳根放弃“跟着走”“抄作业”,坚持正向研发,走自主研发创新的结果。 “会说话”的产品 就是最好的营销人员

    2018年,四十不惑的李稳根回到湖南,创立了株洲福德。虽是做营销“出身”,但在他心里,这是一个创新永不停步的地方。

    “搞科研,就要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李稳根手里有一份清单,上面列出了电力电子细分领域的“无人区”。这张“清单”,成为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科研人员心里的“攻克对象”。

    照着清单攻关研发出来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独一无二,而且质量过硬口碑好,市场认可度很高。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中车、国家电网、美国GE、德国西门子和日立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会说话’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人员。”李稳根告诉记者,公司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做推广销售工作,产品得到市场的肯定,只是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

    拥有“硬核”实力的背后,源于李稳根的人才战略。

    从科研团队来看,株洲福德50%以上的人员是科研人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占25%。

    从研发平台来看,公司与两个院士团队有深度合作,并与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从研发投入来看,公司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5%左右。

    为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株洲福德除了高薪引进人才外,还对高端研发人员提供发展事业的平台,提供宽松的研发环境。

    博士刘湘是株洲福德第二名技术研发工程师,现已是公司电源研发部部长,研发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在他眼里,李稳根是一个既勤奋又谦逊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善于倾听、尊重科研人员的领导者。

    通过几年正向研发的积累,株洲福德的产品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在细分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52件,其中发明专利125件。

    株洲福德也快速壮大。即使在疫情冲击、国内外形势复杂的情况下,该公司去年销售规模突破1亿元,从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5%。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