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 各县市区谁在领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芳

    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3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全省。株洲经济,展现巨大的韧性。

    在这场非常时期的“经济建设”大比拼中,株洲各县市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知株侠梳理统计数据发现,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醴陵市(194.5亿元)、天元区(136.4亿元)、芦淞区(108.3亿元)位居前三。

    从增速来看,醴陵市、石峰区、茶陵县、渌口区4个县市区增速“跑赢”全市,炎陵县与全市水平一致,地方经济总体表现平稳。

    ●GDP和增速领跑全市的是醴陵

    一直以来,醴陵市都有“株洲地区经济老大”的称号。

    2021年株洲各县市区GDP排行榜的第一名和增速第一名,都花落醴陵,GDP达825.2亿元,增速9.7%,冲刺县域经济“千亿时代”。

    2022年一季度,醴陵市又拿下GDP、增速两个第一,“老大”地位稳稳的。

    知株侠观察到,这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衡发展合力拿走的。

    看第二产业增加值,醴陵市以105.0亿元排在第一,与排在第二的石峰区(57.6亿元),拉开了较大的距离。

    看税收,醴陵完成地方税收5.47亿元,增长96.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看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醴陵的增速均超过全市水平。

    可以说,新冠疫情的冲击和考验之下,醴陵市实现了高基数之上的经济稳增长,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这个成绩的背后,是醴陵市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及时出台相关纾困助企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因为醴陵市的经济韧性和产业基础,展现出较好的应变能力。

    ●4县市区GDP增速跑赢全市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线作战的大环境下,全市整体上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除了GDP领跑的醴陵市(7.3%),紧跟其后的优等生还有:石峰区GDP增速7.2%,茶陵县6.9%、渌口区6.8%,均跑赢全市水平。炎陵县与全市水平一致,增速为6.6%。

    增速在6%以上的还有:天元区(6.5%)、芦淞区(6.4%)、荷塘区(6.3%)。

    从公布的规工、固投、社零三项数据来看,渌口区均“闯入”前三,是唯一一个在这三条赛道上都跑进前三的县市区。其中规工排名全市第一,增速15.0%,固投和社零均排名第三。

    从经济总量来看,一季度GDP突破百亿元关口的县市区,除了醴陵市,还有天元区(136.4亿元)、芦淞区(108.3亿元)、攸县(103.5亿元)。

    与去年全年相比,上述排位座次有一处明显变化:芦淞区反超攸县。从三大产业的成绩看,芦淞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43.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4.4亿元)均超过攸县。

    ●压力之下,各地纷纷打出“政策牌”

    一季度,多数县市区开局总体平稳,但受疫情等因素冲击,压力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缺乏活力,消费需求疲软,部分工业企业下行压力较大。

    知株侠了解到,压力之下,各地纷纷打开政策“工具箱”。其中,投资是一张备受关注的“政策牌”。

    茶陵县:一季度固定投资增速达12.8%,领先全市。借力湘赣边区域合作、长株潭一体化等政策东风,茶陵县成立招商专班,积极对接中车株洲所、旗滨玻璃等企业,打造中车株所绿色能源、旗滨玻璃、东莞鞋业产业园3个百亿工业项目和50亿元唐人神现代化屠宰厂项目。一季度,该县引进并签约项目8个,投资额达26.38亿元。

    株洲经开区:出台引进北斗产业人才十条措施,举办北斗高峰论坛、项目集中签约、北斗沙龙等活动。一季度完成产业投资16.3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5%,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推行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一季度引进重大项目6个,总投资120亿元。

    渌口区:加快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精准靶向引进链上项目8个。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1至3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9.8%,排名全市第一。

    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多地还出台措施,纾困暖企。

    天元区:把市场主体培育作为开年第一仗来打,1月份仅用一周时间就成功申报“四上”企业103家,一季度已申报“四上”企业109家,占全市新增量的71.7%。

    醴陵市: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出台鼓励出口政策,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达9.7亿元,同比增长15.8%。

    炎陵县:对在外炎陵籍企业家开展“五个一”行动,举办返乡创业“线上恳谈会”,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审批“容缺受理”模式,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市场主体新增750户,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二。

    攸县:实施市场主体快增工程,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加大先进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现代农业、文体旅产业等市场主体培育。

    知株侠认为,今年,我市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各级部门给市场主体撑腰打气,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未来在支持政策出台过程中,应更加强调“精准”二字,把准各地优势、特色,扎准穴位。还可以借助金融手段撬动市场力量,帮助企业活血造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