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唱响“特色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药博园内,村民们正在忙碌着。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陈驰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陈驰

    通讯员/彭亮霞 贺娉婷 刘晓聪

    连日来,记者深入攸县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民们抢抓农时、忙碌生产的身影。新翻整的田地,有人正在播种玉米;艾叶基地,有人清除杂草;药博园内,套种的药材苗长势喜人……攸县“乡村振兴大会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很关键。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攸县,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业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径。

    企社联种,销路不愁

    4月10日,攸县联星街道侯市社区新屋组,一片500亩新犁过的田地里,三台大型农用机械正在播种青贮玉米。

    正在田间忙碌的旷文君,是侯市社区“家庭农场”合作社负责人。旷文君向记者介绍,农村要发展,要从土地上“做文章”,如何盘活闲置的耕地呢?考虑到当地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湿润,适宜种植青贮玉米。青贮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量高、纤维品质好等特点,若种植的话,投入小,风险低,市场需求量大。

    基于这样的考虑,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旷文君从农户手中流转500亩耕地试种青贮玉米,并与攸县蔬尔康(蔬菜)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由该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和农药,待玉米成熟后,再由公司组织机械化收割、回收,玉米送至奶牛基地作为饲料。

    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双赢。对合作社来说,只负责生产,且投入小、风险低,不愁销路。对企业来说,生产基地设在公司周边,节省了人工成本,减轻了物流支出。

    他估算,扣除生产成本和流转费用,每亩纯利润不会低于400元,况且青贮玉米一年可种两季,利润不薄。如今,该社区许多农户想参与到青贮玉米种植中来,“订单农业”拓宽了乡村产业兴旺新路径。

    攸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实际情况,今年计划春季种植青贮玉米15000亩,待土地规整后,秋季再扩大15000亩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宁家坪镇、联星街道等。

    小小艾叶,长成产业

    4月7日上午,在桃水镇盘塘村、竹泉村的湖南德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艾叶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种植艾草,村民杨晓仔就是其中一员。

    艾叶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等功效,用途颇广。除了炼制精油,还可加工艾柱、艾条等;艾秆可以用于艾枕制作;艾根可以对外出售做苗,市场前景好。

    “艾草一次种植多年收益,每年可收割4茬,低投入、高产出。如今,好多村民种植艾叶。”杨晓仔高兴地告诉记者。

    湖南德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侯石德介绍,去年,盘塘村、竹泉村的艾叶种植达900亩,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发放务工工资10多万元。今年,两村准备扩大种植面积400亩。

    如何让小艾叶长成大产业,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近两年,攸县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积极推广艾草种植。目前,全县艾叶种植面积达3500亩,主要分布在攸县桃水镇盘塘村、竹泉村、夏泉村、小集村和江桥街道泥脚巷社区、乌坳社区,丫江桥镇三峰村等地。

    药材套种,两次收益

    黄精和瓜蒌,一个喜阴,一个喜阳;一个属百合目百合科,一个属葫芦目葫芦科。这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中药材,却在攸县网岭镇贾岭药博园,找到了相辅相成的共生之道。

    4月8日,记者走进贾岭药博园,只见黄精长势喜人。十多名工人忙着给黄精除草。基地一侧,贾岭药博园负责人龙江正在向一些种植大户讲解种植技术。

    龙江介绍,这里的土壤、水源,适合瓜蒌和黄精生长。今年,贾岭药博园实行瓜蒌、黄精套种,摸索出一条“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一亩土地两次收益,效益大幅提高。如今,园内已套种黄精和瓜蒌300多亩,成熟后亩产达3000余斤。

    下一步,贾岭药博园计划建设道地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链,打造地道中药材产业品牌,形成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打造当地品牌产品,鼓励种植户共同参与,助力乡村振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