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喝水”的城市 更能涵养生态文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肖蓉

    清水塘片区环保大道,人行道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雨水直接渗入地下;学府港湾小区,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喷泉、绿化灌溉、保洁……近日,株洲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调度会上,一幅“涝时能吸水、旱时能吐水”的城市新景象呼之欲出,令人怦然心动(详见4月19日《株洲日报》A1版)。

    曾有人称,验证一个城市是否文明发达,不需要看高楼大厦,也不需要看街市繁华,只需要一场倾盆大雨。此话虽带有一定的戏谑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排水系统对于一座城市意义。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和地方发生的内涝灾害,时刻警醒着我们:城市拥有一块“自然积蓄、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有多么重要。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治理工程,能够对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带来调节。也许有些建设前期投入会很大,收效周期很长,但这些足以反映出城市建设者的良苦用心——在极大加强株洲对自然灾害承载力的同时,真正从源头变“水害”为“水利”,形成良性循环体。从这个意义上看,“海绵城市”其实契合了生态文明的基本要义。

    城市建设是一座城市彰显发展活力、涵养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正在积蓄力量,发愤图强,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的株洲,正在努力完善各方规划,各项建设正如火如荼。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事关千家万户,而且惠及子孙后代,是株洲发展转型的一个重大利好,对于我们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更是积极有效的巨大推动。全力争创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征途上,我们积极行动,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作风,再建新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