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黄永新 戴凛
通讯员/徐云翔 蒋雯
“在株洲整体推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背景下,办好开放大学,就是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株洲广播电视大学(株洲社区大学)(以下简称株洲电大)党委书记、校长朱忠彪快人快语。
朱忠彪解释道,“接天线”有两个所指,一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另一个是指对接时代发展方向与国家政策。而“接地气”是指面向株洲基层、株洲行业、株洲社区、株洲农村……总而言之,电大办学就是要服务本土,为株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小场所,也能有大作为
从1979年的株洲市教育局电大工作站,到1983年的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株洲分校,用了4年时间。
从1983年的株洲分校,到1992年拥有专属名字——株洲广播电视大学,历经9个寒暑。
株洲电大的成长轨迹,就是一曲青春澎湃的赞歌,音符里跃动着几代株洲儿女对知识的孜孜求索。
建校40多年来,株洲电大先后为社会输送了专科和本科毕业生6万余名,非学历教育培训达28万人次,为株洲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人才。
众所周知,电大是一所利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和电信网络,基于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平台,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继续教育高等学校,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不光是没有围墙,还没有实训场地、没有学生宿舍、没有食堂、没有运动场地……”2019年,朱忠彪调任株洲电大党委书记、校长时的办学环境是:校本部占地面积不足5亩,建筑面积仅5000平方米。仅有的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办公楼均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建筑,房屋及教学辅助设施老化……
株洲电大何去何从?
“放眼未来,守住主业,做强辅业。”新一届党委班子定下了坚持多元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红色引擎,开放有为”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实行“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培训教育”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大力推进学校转型升级。
短短几年时间,学校将办学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已培养农民大学生2558人,“村(基层)组织人才定向培养”项目学生461人,建成1所社区大学、10所社区学院,90所社区学校、557个社区学习中心……这样一组数据,朱忠彪熟记于心。
正是这样一组数据佐证了学校培养出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的村(社区)基层党员干部和实用型人才,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们一直是‘全省最小、全国最小’的市州电大。”朱忠彪说,尽管株洲电大基础设施建设与株洲在全省经济事业发展的地位很不相称、很不匹配,“但我们立足‘小而精’,小场所里有了大作为。”
转型升级,就是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大学无墙视野阔,脚下有路天地宽。
走过“窗口期”“奋进期”,株洲电大进入了“二次创业的关键期”。
转型升级,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精准的办学理念,更离不开一位勤钻研、爱师生的专家型校长。因为技术所驱动的一切教育定位、内容与形式的进步,最终要靠校长引领团队落实到位。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朱忠彪坦承,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大的职能已经由原来单纯的学历补偿教育扩大到了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株洲高质量发展,急需建设一所与“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相匹配的高水准新型成人继续教育高等学校。
“受周边环境制约,校园根本无法再进行扩建改造。”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株洲市民对终身学习、社区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强,因为学校场地狭小、服务功能不足,广大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无法得到满足。学校的校园环境逼仄、陈旧的教学设施等一直是朱忠彪的心病。
“从以量图大向以质图强转变;从学历补偿向知识补充转变;从学历提高向技能提升转变;从线上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变……”谈及学校的未来,谈及“二次创业”,朱忠彪信心满满。
未来已来。
记者在《株洲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看到这样两段话——
“推动株洲电大和职业院校向终身教育方面发展延伸。加强老年大学、社区少年宫等教育机构建设,建立社区教育服务圈。”
“建设株洲开放大学,完善株洲终身教育网络,建立自考助学、现代远程教育和其他成人教育于一体的网上学习平台。”
显而易见,株洲正在着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致力打造国家职业教育典范城市。
株洲电大转型升级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