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第一批义务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从1955年起,全国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攸县于当年冬季开始征集义务兵,由适龄青年自愿报名应征,经过乡、区、县几层体格检查和政治审查,然后确定应征名单,征集入伍。

    攸县第一批义务兵的征集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征集人数最多,全县一次性征集1350人,其中去空军部队150人,陆军部队1200人。二是年龄跨度宽,规定年龄18至22周岁,即1934年至1938年出生的。当时形成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加之青年人保卫祖国的热情很高,报名参军的人员特别多,也出现了隐瞒年龄现象。那时没有户口簿和身份证可查,故出现1933年至1939年七个年龄层次。三是已婚人数近50%,有些人还当了爹,有的人惦记着家中的老婆孩子,多少拉了后腿,给在部队服兵役的人带来前途上的影响。四是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是文盲,如果是初高中毕业生,部队接兵首长特别关注,记录在本子上,以备特别安排。五是讲究阶级成分,都是贫下中农子弟,富裕中农极少。同时讲究社会关系和政治面貌,有的人在家就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凡入伍的青年到部队都办了入团手续。六是身体素质好,体格初检复查都严格把关,没有出现因身体原因而退兵现象。

    这批一次性大量征集的义务兵于1956年春节离开家,集中在县城东门大会场,大会场楼上楼下每间房子里都铺满澄黄、干净的稻草,人与人拥挤睡在一起,吃饭八人一桌,用木制洗脸盆盛菜,围蹲在地上吃。那时整个东门和老十字街,人潮涌动,家属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好在那时没有汽车摩托,秩序挺好。下午、晚上,县花鼓戏剧团忙得不可开交。以营、连、排为单位,轮流到戏院看戏,演的是穆桂英挂帅。上午教唱“我是一个兵”“浏阳河”“柑子树上打白花”等歌曲。到县城三日后,新兵全部穿上了新军装。新军装穿在农家子弟身上显得有些宽长,不合身材,扎袖扎裤,帽子也过大,爹娘妻子都识不出亲人。这一千多农村青年泥脚子,初出家门,又学歌,又看戏,披红花,着军装,个个都显得有几分神气。

    新兵离开攸县前一天,全体新兵在老衙坪开了欢送大会,时任县长和书记讲了话,那时没有扩音设备,话语听不清。次日,一辆辆黑不溜秋、烧木炭的汽车开进老衙坪,每辆车上20多人,坐在背包上,汽车颤颤悠悠浓烟滚滚,有的汽车烂在路上。从早晨出发,走了一天路程,没有吃午餐,傍晚才到达醴陵阳三石下汽车。晚上住在几座祠堂和学校里,也是用稻草铺满在地上垫背,祠堂没有大门叶子,风很大,很寒冷,有的人冻病了,有的人不小心掉进露天茅坑内,非常尴尬。第二天(正月十八日)早餐后,上火车(货车),火车开向何方,新兵不知道,有的人晕车呕吐,脸色苍白,情绪显得低落。

    经过两天两晚的车程,新兵怀揣着对未来的七彩之梦,到了广东省湛江市,1200名新兵分配到了陈明仁军长的55军(114、215、219三个师)。我们莲塘坳第八区被分配到219师直属部队的通讯营、高射炮兵营等部队,驻军在雷州半岛的合流和东坡岭地区,每个连队都有攸县新兵。新兵到后不久,部队换装,戴的是船形帽(又叫国际帽),背读军人宣誓词,进入紧张的学习和军事训练。初到的几个月,攸县老乡节假日互相走往,后来渐渐习惯了军营生活,各自努力学习,一般都表现很好,给部队补充了新鲜血液,连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空气焕然一新。

    这批义务兵三年服役期满后,都宣布超期服役一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的1960年退伍。国家对第一批义务兵的退伍十分关心,全部安排了工作单位。安排的单位都是新组建的,例如:农场、林场、施工单位、铁路公路部门。处在困难时期,新组建的单位困难必定存在,有些人经不起困难考验,年龄也不小了,不少人私自回到家乡,后来单位组织上将其档案和组织关系转送到地方武装部、民政部门。

    第一批义务兵中也涌现了不少排、连、营、团级干部,桃水镇田振华和石羊塘镇萧旭初当了师、军级干部,授上校、少将军衔。整个攸县第一批义务兵,在部队受奖立功的不少,有的因公牺牲在部队,为军队建设和支援地方抗洪抢险等作出了贡献,为攸县人民争了光。而今这批退伍兵健在的都是八十岁以上高龄老爷爷了,他们家大门上都挂着湖南省人民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统一制作的“光荣之家”金色钢匾,虽然享受低薄的待遇,但都等到了繁荣盛世,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