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山泉水 养出“娃娃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位于老鸦山村的大鲵生态养殖基地。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毅 摄

    钟跃军捧起大鲵向记者展示。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毅 摄

    策划/尹二荣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毅

    通讯员/杨雅慧 陆杏聪

    4月11日,艳阳当空,醴陵市沩山镇成片良田添新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秧苗的清香。沿着蜿蜒曲折的村道驱车而上,可见起伏的山峦。暮春时节,山是绿色的,其中还夹杂着点点的粉色,那是杜鹃花荡漾在树林中的几点笑窝。

    行至山脚,到了村道的尽头,只见一帘清澈的溪水从山坳里汩汩流出。这里便是沩山镇老鸦山村,一个“藏”在山脚下的小乡村。

    2018年,一群大鲵从张家界来到老鸦山村“游玩”,一汪生态水,一片生态地,让它们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并在这里“安家”。好奇的男女老少、追求美味的食客纷至沓来,寂静偏僻的小乡村从此热闹起来,散发出新活力。

    生态好,大鲵“定居”老鸦山

    逆着溪流步行约200米,来到醴陵市神鲵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铁门上,一块“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繁育良种场”的牌子高高挂着。走进其中,可见几个小池子依山而建,这儿便是大鲵的“家”。山深处的清泉潺潺流入池内,从高处到低处,一条条大鲵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快乐成长。

    “一条大鲵长到1.5公斤,差不多要3年时间。”“主人”钟跃军开心地捧起一条手掌长的大鲵,介绍说,“还有一些养殖在藏在水中的塑料箱里,看不到。”

    上世纪90年代末,因企业改制下岗后,钟跃军长期在外做生意。2018年,他自费到张家界学习大鲵养殖技术,并引进鱼种,在老鸦山利用山泉水进行小规模试养,获得成功。于是,他向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证,同年5月拿到了《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和《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

    这是大鲵首次“定居”醴陵乡村。

    “老鸦山村村尾海拔680米,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良。山泉水可直接饮用,口感清甜。”说罢,钟跃军舀了一杯,一饮而尽。他告诉记者,大鲵对生长环境要求颇为苛刻,喜洁怕脏、喜静怕扰、喜阴怕光、喜凉怕热,基地远离闹市,尤其水质好,而且是活水,常年水温在25℃以下、pH值在7.5~9.5之间,非常适合养殖冷水鱼大鲵。

    钟跃军根据“蜂箱”原理,创造了“箱式养娃法”,既环保又实用。“根据水沟、水池、水洞的实际情况,用环保塑料板热接成水箱,再钻无数个小孔,装好箱门,放置在自然的生态山泉水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山洞,大鲵可以在里面自由生活,喝着山泉水、吃着水中鱼虾。”他解释说。

    名气响,乡村发展大鲵带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

    因为纯天然养殖,且营养价值高、肉质肥不腻口,钟跃军养殖的大鲵,市场价可达300元每斤,已成为长沙等大城市星级酒店饭桌上的菜肴,深受喜爱。还有武汉等地的客户,慕名前来购买。靠着绿水青山,他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或许大鲵自带流量,作为珍稀物种、“水中人参”,总能引起人的好奇。游客来了,食客也来了,村里便有了人气,生态有机米、土蜂蜜等“大自然的馈赠”成了抢手货。

    “村里的农副产品,一起抱团闯市场。比方说,购买大鲵,同时推销村里的有机米、土鸡等。”老鸦山村党总支书记温建文说。

    在钟跃军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想法。他计划以大鲵生态养殖基地为中心,引进特大型娃娃鱼供人观赏,形成一个景点,再联合村里一起打造民宿,推出“水中人参”的招牌菜品。“不仅把人留住,更把消费留下来。”他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品牌优势。”温建文表示,收入提高,尤其城市人更加追求品质生活,纯绿色的生态农产品不愁没市场,发展生态种养殖业,换个方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绿水青山会成为村里的金山银山。

    相关链接

    大鲵,俗称“娃娃鱼”,因叫声像婴儿哭声而得名,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产的大型两栖动物。已被国家列入二类重点保护动物。体表裸露,皮肤光滑,全身布满不规则点状或斑块状的青灰色素,体色常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常年生活在地下溶洞,眼睛已经退化,靠鼻孔的触觉去捕捉水中的活生物。大鲵长60~70厘米,大的可达1.8米,头宽而扁,口大,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点蹼,吃鱼和小虾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