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水的豆腐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谭 红

    传统的担货郎肩挑货担,手拿拨浪鼓,边走边吆喝,是农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自选超市、小商店在小城镇、农村的发展扩散,可供人们选择的商品也琳琅满目,传统的担货郎已逐渐失去市场需求,难以维系生计。我这里所说的豆腐郎(主要是以卖豆腐为生,所以暂且这么称呼)保留着担货郎的边走边吆喝的传统,但不再是步行,而是踩着三轮车,边走边唱。

    我在茶陵县洮水工作期间,每天清晨六点左右都能听到豆腐郎的叫卖声。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伯,他50多岁,穿着朴素,一副憨厚的样子,吆喝起来声音洪亮且有爆发力,“卖豆腐喽,新鲜豆腐又来了”,十来个字,经他分三四个高音一说唱,抑扬顿挫,乍一听,让人忍俊不禁。初来洮水的人,十有八九会为之驻足。我曾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听懂他在吆喝什么,尽管儿时在老家,偶尔也能听到这样的叫卖声,一样也是卖豆腐,却少了这种韵味。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有次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带着些许小期待,等候老伯的到来。6点刚过,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我的心中竟有了莫名的欢喜,终于近距离看到了这个每天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豆腐郎了,我不由地上下打量了一番。老伯穿了一件咖啡色T恤,黑色裤子,老式解放鞋,十足的庄稼汉形象。他见我站在路边,冲我咧嘴便笑,让人很亲切。装豆腐的是个用木板自制的方形箱子,不大但很干净,上面是活动的翻盖。趁老伯卖豆腐的空挡,我朝木箱子里探了探头,小小的框子里分三层,全部是白豆腐,最上面一层的豆腐用白纱布盖着,我轻轻掀开白纱布,水水嫩嫩的豆腐柔软而饱满。有人要买了,老伯便捞起袖子,熟练地捡起三两块放进买家随带的碗里,一拿一放毫无破损,方方棱棱的豆腐在碗里还来回地荡了荡,细嫩而有光泽。我直夸豆腐新鲜,老伯听了不说话只是憨憨地笑着,额头上的皱纹拧成了几股线,而嘴角始终上扬,看得出一脸的自豪。

    老伯走后,我便听邻居说,洮水卖豆腐的师傅也有好几个,但独独这位老伯的豆腐每天都不够卖,一方面,因为他自己种豆子,精挑细选出颗粒饱满的做豆腐,变质的、发霉的豆子绝不用。左邻右舍亲眼所见,就讲这些信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也就抢着要,吃个放心了;另一方面,即便大家抢着买,老伯每次依旧只做这么多,只为保证豆腐的品质和口感。老伯常说,赚多赚少没关系,乡亲们信得过我,我就更应该把豆腐做好,让大家放心。

    是的,人啊,可不能辜负别人的信任。别人信得过你,你就应该让人更加放心。朴素的道理却折射了社会各个行业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从商如此,为官如此,做人如此。

  • 上一篇
  • 下一篇